佛教词典

正知而住

【法相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正知而住】 p0502

瑜伽二十一卷八页云: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觉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二解瑜伽二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正知而住?谓如有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彼卷九页至十二页广释。

三解 瑜伽七十卷五页云:复次应于五处知量正知而住。一、于行处。二、于观处。三、于摄受利养恭敬处。四、于受用资具处。五、于善品加行处。由初处故;终不游行非所行处;亦不曛暮而出游行。由第二故;先不作意而观视者,速摄其根。若先作意而观视者;善住其念。由第三故;若有所受,及他礼时;手不拳缩,足不躁动,由第四故;受用衣钵及与饮食,皆知其量。由第五故;若居寂静;于昼日分,经行、宴坐、若行、若住、若坐、若觉、善知其量。于其夜分,所习睡眠,亦善知量。若有修习论义决择,若语、若默、亦善知量。为令二种所依调适,除遣睡眠及诸劳倦,亦善知量。

上篇:正觉山 下篇:正知修习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相辞典

本不生际

(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

一味

梵语 eka-rasa,或 vimukty-eka-rasatā。指所有一切事...

二执

(名数)一、我执,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

哀雅

(术语)物音哀而有雅致也。观经曰:百宝色鸟,和鸣哀...

宝思惟

(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

抽分钱

僧亡时,将其衣服道具估唱后,除支付必要费用外,将其...

行布门

(术语)菩萨之阶位,初后相即,谓之圆融,初后次第,...

无为

(术语)梵语Asaṁskṛ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

分手板

即禅堂内之西南床。又作立僧板、汾州板。乃后堂首座分...

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19 瑜伽九十三卷一页云:略由...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全一卷。唐代龟兹国僧若那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

祖师

(术语)祖者始也,始立法为人之师表者。通于显密教禅...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