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最新更新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
人的寿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月就要结夏安居了,四月...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资不行...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 ...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
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否...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实这个和尚难搞啊!又要...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真如理体,它是无生的...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飞? 大安法师答: ...
更多最新文章
净慧法师
道证法师
宏海法师
星云法师
圣严法师
弘一法师
宣化上人
济群法师
达照法师
如瑞法师
莲池大师
广钦法师
佛教经文课诵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大悲咒注音版
大悲咒注音文字版...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
赞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
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
佛说无量寿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自序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
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
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
更多佛教经文
其他法师
佛教知识
名人学佛
改命
治病
戒律
施食
婚姻
人生
事业
孩子
禅修
随机推荐文章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危害? 慧律法师答...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种,第四是常住为相。那么法身的相貌,就是说...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法师答: 没有,佛法...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
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
问: 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长期吃素会不会烦恼? 济群法师答: 吃肉...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听说留恋娑婆世界的...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答: 在调伏烦恼过程...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子买点喝的。不过,满店...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是故...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能也有在公众号上,做这...
端正的鼻子
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把现代人重视浮华的表面...
宣化上人:妒嫉别人,得愚痴果报
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有一种妒嫉障碍心。对佛法,我们明白了,如另外一个人比我...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要经常...
给自己心灵的25个安慰
第一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现在的心情,何必...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生中为长者子,正值燃灯佛住世,听闻燃灯佛说六神通之天眼通...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一定会回答:我每天都吃...
【荐】
念念生灭,无以把捉,忧在哪里?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临济寺,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盒,肯定需要一些价钱。...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缘
每个人与生俱来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善恶是非,因...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要。用功办道的自利行为...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
树与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每一天,这位小孩都会...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如今,爸...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是几乎都是到农贸市场买...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忙说道: 哪里来了一头...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说大菩萨有十种行持,可...
学会放弃,活得洒脱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犹豫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
化缘有缘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我常想,自己真的就...
外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在遥远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有一天,老喇嘛救起了一...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住、坏、空是指世界...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连续昨天第二...
传喜法师:事事皆有因
比如说这个人造多了恶业的,我们不知道了,但是命运当中明天要生病,或者说明...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淫心不断难出尘。 ...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
供香的起源
1、香为佛使 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生命何时结束,不知道死...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边分别禅。凡住心一境。...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
达照法师《悟道路上的十种歧途》
修行路上的歧途,大致而言有十种是我们很容易误会的,主要是把定力和智慧这两...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到了姜子牙出世...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
用钱修佛像还是用钱来帮助穷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用比较大的钱做佛像建寺院,很多知识分子型佛教徒都会...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天;大英雄武功盖世;大...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因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三非处,四非时。 ?...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叫多福德?不是说我们...
【荐】
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
不服不食众生肉,是人真解脱者
你去吃众生的身体,还有它的部分,什么叫部分呢?那个皮啦、毛啦、牛奶等等,...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话题,说了一句:多心好...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欸,我虽然没有了解这个经典,但是...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一句,一呼诵一句吗?...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持戒是...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是要怎样才能认识...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
佛说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比如大海飘浮一块木板...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哥哥叫大军,弟弟叫小军...
不要留你的恶业过夜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位女士家里做客,那位女士买的房子位于北京的郊区,那次做客...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我们在使用微...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难的众生!《法华经》的...
圣严法师: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常背诵般若波罗蜜,其...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方便法门,就如渡船,是...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指的是...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由于灾民...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是他过去生中所造的因。...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的,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深也很广。这就表明我们...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现报, 也就是你今生...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子,故并言之。变坏者:...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之所以...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近了一步。站在这临末的...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诣佛所,礼拜佛陀,并且...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
佛法贵在诚实,贵在恭敬
佛法贵在诚实,贵在恭敬,所以我们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他们身先示范,然后一直...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很多,打架斗殴。喝了酒...
更多随机推荐
佛教词典
【词典】黑闇
【黑闇】 p118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黑闇者:于...
【词典】一生参学事
禅林用语。谓尽此生涯,究极生死大事,即证悟之意。佛果圆...
【词典】应声即现弥陀
指观无量寿经中说第七观时,出现于韦提希夫人面前之阿弥陀...
【词典】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
【词典】灵神
(术语)灵魂也。四十二章经曰: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
【词典】眷属功德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十七种庄严之一。往生极乐净...
【词典】六字名号
又作六字洪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南无即礼拜...
【词典】云门一曲
禅林用语。喻指云门宗风之艰深玄奥,非寻常人所能理解。云...
【词典】遮魔
为魔名之一。据奋迅王问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光明无垢光王...
【词典】真言宫殿
指密教金刚顶十八会中之第九会说处。十八会指归(大一八·...
【词典】所依无我智
【所依无我智】 p0741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
【词典】专念
专心系念某一对象。长阿含经卷二(大一·一五中):“佛四...
【词典】行相
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
【词典】贪欲盖
(术语)五盖之一。贪欲之烦恼,盖覆有情之心识而不使善法...
【词典】离恶不善法
【离恶不善法】 p1427 瑜伽三十三卷十三页云:离恶...
更多佛教词典
佛法入门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他不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事活动有不同的叩击鸣法...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经典、依法奉行,他算是...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
圣严法师《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聚,见面时,他们常会主...
宣化上人:供佛的十种供养
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有十种的供养。十种供...
弥勒菩萨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
【荐】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
水陆法会为何是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堂(或其他预定殿堂)...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
星云大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
更多佛法入门文章
佛学问答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冤亲债主怎么来的,你...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来,也想念佛求得内心安...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怎么知道是阿弥陀佛来...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贪,贪什么东西呢?...
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济群法师答: 关于应不应...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答: 修行,我认为最...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念《玫瑰经》,念《古...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
更多佛学问答文章
念佛法门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睡眠;二 天魔惊怖;...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
念佛别怕妄想,不后悔,不怀疑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答:...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末法时期,...
宣化上人:净土宗--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你这个心哪,它忙得很,一天到晚要找工作,不会休息的。所以我们这个心,你若...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心无所住,乐的...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的音声再听回去,但是我...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老和尚请我们到日月...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生的事。 老和尚对传某...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
摄耳谛听 佛号不断
今天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修行方便就是...
更多念佛文章
改命·因果·福报·财富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讨论二种颠倒妄见。什么是二种颠倒妄见呢?第一是众生别业...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下千亿港元遗产。...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多病短寿,十善、十不善...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
富足生活极具诱惑力,但财富等同于幸福吗
近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物质...
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说穷啊!穷啊!有人就质...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不公平!他们怨叹世间怎...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一生积了不少钱,平时不...
孝顺父母要及时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则可得四种福报: 一者、颜色...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缘起法的层面去谈的。如...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
因果业报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岁,新娶媳妇,还没满七...
爱情·婚姻·家庭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描述类似的问题。 发生...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
星云大师《谈情说爱》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前天讲的是谈天说地,昨天讲的是谈你说我,今...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已尽,即得往...
【荐】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到寺院去做义工,这样对...
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他则冷淡对待,当如何面...
【荐】
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我挣了很多钱之后,就可...
家中有恶病口舌,当诵大悲神咒
【经文】: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妻...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释爱情,我们就要了...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次第,还是一切交给佛菩...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
人生·生活·逆境·看破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生,春天百花盛开,充满...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是故...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到了姜子牙出世...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天;大英雄武功盖世;大...
【荐】
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是要怎样才能认识...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
看破,放下,觉悟
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果心中无事,到处都可以...
十点生活的原则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十分灵巧的飞行动物,为...
【荐】
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末学不愿意说她是一位...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烦恼、痛苦与障碍,有来...
禅修法门
梦参老和尚
拜佛
嗔恨怨恨
人生感悟
普贤行愿品
忍辱
佛法入门
皈依
仁清法师
静波法师
善导大师
戒邪淫
忏悔法门
普门品
莲池大师
佛弟子文库 fodizi.net
全部栏目
随机推荐
回顶部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