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净界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闭关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来吃饭。有一天,诶!他中午没下来吃饭了,而且今天没出来,明天也没出来,连续两三天都没有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奇怪,就派一个侍者上去问问看怎么没下来吃饭。

禅师回答说:“是这样子,我入了三昧以后,就有一种寂静的功德相现前。那天人因为感动啊,帮我送供养,所以我现在不用下来吃饭,天人会送饭菜过来。”这方丈和尚斥喝他说:“你还是活在三界当中,你心中住在寂静相,心有所住,你就启动了生死的业力,你没有离开三界。”这个禅师也是利根,一听就知道,他就把这个寂静相也舍掉了,第二天就乖乖下来吃饭了。方丈和尚说:“恭喜你啊,突破了!”

如果一个人,只想造慈善事业,那就不用要求这么高,你就住在相状,面对无量无边的差别,在尘劳中不断地活动,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虽造善业,心不安稳。这部分我们不谈。但是一个人修行,当他开始从差别当中,回归到平等,如果他有志于达到临终的正念,那一定要清楚。

我们修行人越修行,他的对立相、差别相一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判断标准,没有例外。如果你学佛以后,你感到你心中的妄想越来越多,相状越来越多,对立越来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错了。因为你相状越多,表示什么?表示你生死业力越重,妄想打得很重嘛!你说:“我怎么知道我修行进步呢?”怎么知道呢?不是说你一天拜几拜佛,念几声佛号,那是资粮力,那不是根本啊!问题不在这里!你发觉你现在别人讲一句话,甚至别人给你一个什么动作,你心中的相状越来越少,你这个人系缚我们生死的业力就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淡薄。

你看我们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每一个人都要经过。我们到临命终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全部被死亡破坏掉,但是有些人可以很自在地跳出去,有些人被生死的业力再抓回来。为什么?当然事出必有因嘛!因为你平常就住在这个相状,住久了,心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如果你觉得:诶,我学佛以后,心慢慢平淡了、平静了,这就是功德相。我不敢保证你福报多大,但至少你容易离开三界。

如果你学佛很久,你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看谁都不顺眼,糟糕了!你走错方向了。你的修行错认消息了,不是这样修的,你的路走错了,你走上了生死之流。生死之流是越走差别越大,涅槃之流是越走平等性越来越明显,这是很容易判定的标准。我们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怎么知道现在是末法时代?怎么知道?你到那个超级市场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法时代了。

现在百货公司,你看那东西开始多元化了,以前东西单纯,一个东西多元化之后,它对你的妄想、执着的刺激越厉害。我们本身的善根就薄弱,本来就经不起刺激,但是那个差别的因缘,不断地刺激你,所以你的对立心、妄想心是越来越重,恶性循环。我们善根薄弱就容易堕到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又不断地刺激你产生对立,辗转增胜。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这一条路不能走下去了,一定要脱离妄想,把心带回家,从差别的相状,回归到平等的法性。因为涅槃的门就是平等,生死的门就是差别。当你走入生死之门,那是无量的差别;你走入涅槃之门,那是平等的法性,这个是很清楚的。

当然佛菩萨乘愿再来,他走入了生死之门,在整个差别当中,他跟我们不同,那是“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随物转,就能转物。他是自在啊!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从差别当中回到无差别,从假入空,把心带回家!我们一再强调,遇到事情,首先,你一定要生起理观,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

要修《楞严经》的人,我建议你:遇到事情,你跟自己讲三句话。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三句也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因为我们烦恼比较重,要讲三次,利根人讲一次就够了。你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提醒自己不要住在上面。阿赖耶识它不断地释放感受跟妄想,这我们也没办法,过去生就是这样子。你不断地熏习累积的习气嘛,阿赖耶识它不会放过你的!修行就是现在跟过去协调,你不能住在过去,阿赖耶识它每一天都会放很多的状况给你,但是你能够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不住!告诉你自己: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它是因缘的假相。

我们可以这样讲:阿赖耶识要不要把妄想丢出来,丢不丢归你,住不住归我——第六意识,这是操之在我。所有的对治法门——拜佛、念佛、持咒、忏悔…什么都好,但是你的根本,就是不能住在妄想。你住在妄想,你所有的修学法门,全都是有漏的!你今天住在妄想修学,就好像你的本质是沙,这个沙你不管用什么调味料去调它,用多高的温度去蒸它,它永远就是沙,不是说你加了调味料它就变成米,不可能嘛!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学佛的所求目标不同,你说我希望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那你不用修《楞严经》,人天福报不用修《楞严经》。但是你来生只要有志于跳脱三界,比方说求生净土,要达到临终的正念,你要脱离五阴对你的系缚,你这个《楞严经》这一关,你一定要跳脱过去——不随妄转,否则你临终正念做不到!

我再提醒一次,阿赖耶识不会放过你,无量劫来烦恼、业力这一部分,它不会放过你。但是你也不要怕它,因为它是虚妄的,达妄本空,你不随它转,它拿你没办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

这一段佛陀指示修学圆通的一个正行。圆通是怎么修学的...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

【佛教词典】永断一切烦恼

【永断一切烦恼】 p0495 瑜伽八十八卷三页云:又有三漏...

【佛教词典】法盖

(物名)禅林之器。绣罗三檐之大伞也,新住持入院,行...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选定这条道路,就...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优婆塞戒经》这部持五戒的经说报有四种报: 第一种是...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素食进补不妨一试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