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蕅益大师文章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过眼便是...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于定慧,令不得生。然此...
学佛证道之人必须具备这三点
【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不期超而自超。习气除,...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内、外、中间,非三...
如何能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菩萨成就八种法故,于诸佛前莲花化生: 一者,乃至失命不说他过; 二者,劝...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
【推荐】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惑,妄起计着,究其大...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往生。...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讨甚自性弥陀,只...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楞严经...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声凡念海全潮 浊...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 ...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无有休息,故藉弥陀胜...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皆性具,众生日用不知者...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
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意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非攀缘邪?若是,则一...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从去,是分段生死苦。念...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寿昌云。念佛心即是...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嗏)饶你会庄矜,画囊...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第一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同修,大家晚...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
蕅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承认...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其实我要告诉大家,高僧...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俗姓钟...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 ...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
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欺心胆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者欺心,胆小者...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三、法座上呵叱人,及...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酷,不知邪淫报尤酷也。...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2.一切念佛...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 二、惟念自...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年在灵峰...
净宗祖师蕅益大师的故事
蕅益大师本姓钟,字素华,晚年才自号蕅益老人。他的祖籍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
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
梦参老和尚
拜佛
嗔恨怨恨
人生感悟
普贤行愿品
忍辱
佛法入门
皈依
仁清法师
静波法师
善导大师
戒邪淫
忏悔法门
普门品
莲池大师
其他法师
佛弟子文库 fodizi.net
随机推荐
回首页
回顶部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