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蕅益大师  2021/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断大慈悲。是以如来制戒,七众同遵,固无惑焉。至于常食养身,有何过咎,而非时食戒,如此严耶?愿闻其旨。

杜多子曰:吾正欲申斋法之要,以轨行人,时哉问也!夫斋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弟子通行大道,出生死法之要津也。愚夫逐逐口腹,甘为饮食之人,既畏此律检,岂辨其利益?今原如来立制本意,尽善尽美,何能殚述?略而举之,大益有十:

一、断生死缘。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又云:“三界众生,皆依饮食而得存活,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由此观之,淫欲固生死正因,饮食乃生死第一增上缘也,均为五欲所摄。特资此毒身,借之修道,不能全断。然设得时食,尚作旷野食子肉想,何容恣意于非时耶?

二、表中道义。台宗云:“午前进食,表方便道,犹似有法可得。过中不食,表除中道外更无所需。”此之理观,全托事境。倘粗戒尚不自持,非同俗人夜犹饮食放纵之不及,即同外道日啖一麻一麦之太过。行不适中,妙理何由契会?

三、调身少病。脾主信,数数食,最能伤脾。故玄门以戒晚食为养生善术,岂名忍饿?

四、道业尊崇。赵州云:“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二时已杂,况三、四耶?儒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今恪守斋法,专精办道,道业自隆。

五、坚固戒品。晚食助火助气,增长淫心。今寂尔清净,戒体坚牢。

六、堪能修定。断其杂食乱想,身心轻利,取定不难。

七、出生智慧。晚餐助昏盖,今清净惺寂,不障观慧。又于四种食,如法作厌离想,即能断三界惑。

八、离鬼畜业。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不持斋法,鬼畜无异,牵入其类。持此斋法,远离二趣生缘。

九、不恼檀信。谓长乞食者,设午后更复持钵,则终日但见沙门往还,必令施主生恼。今午后惟晏坐修道,能令僧俗皆安。

十、不扰行人。今时丛林晚餐,厨人惟事炊爨,终身碌碌,不异佣工。斋法若明,则无此烦扰,共修道业。

是以诸佛出世,必立此制。乃至在家居士,犹令于月六斋日,受八关斋法,以种永出因缘。况沙弥、比丘,可无惭无愧,非时受食耶?设有病苦因缘,佛自立非时浆、七日药以济之,断无以晚食为药石之理也。愿高明者,深信而力行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恭敬的剃头师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有人问我,如果梦见佛菩萨,这是正知正见,还是迷信呢...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佛教词典】白衣

梵语 avadāta-vasana,巴利语 odāta-vasana。原意白...

【佛教词典】二人出佛身血

二人分别以恶心、善心,令佛身出血。即:(一)调达推山...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莫因无知而无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恶道苦虽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内...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