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2014/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好东西总愿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静祯师兄聊到这个问题。我现在家里人都皈依了,精进各有不同,有的只是挂个名,我母亲是第一精进的,其次是我爱人。比起刚学佛时就我一个人信,有所变化。

静师兄要我随便谈谈。后学回想起来有如下的经验教训,供师兄们参考。

首先,要搞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关系融洽。

你想想,一个家庭成员,要是看见你就生气,还谈什么听你说佛法。要想关系融洽,首先得喜欢他们,要是老看见家里人的这错误、那毛病,心里就不容易产生欢喜。所以不在于能不能为他们办什么事,能给他们多少钱、多少东西(当然这个也很必要),如果你一看见他或她,就自然流露出亲切的微笑,她或他自然把你引为知己。凡人都是爱屋及乌的,如果他(她)喜欢你,那他(她)就自然对你信仰的佛法感兴趣,至少不反感。这就有了前提了。

其次呢,观念要端正,不能说我要度家里人,但可以说我愿度家里人。

一字之差,意思不同。家里人能学佛,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善根,我们顶多起个助缘的作用。我们能也只能随他们的善根,做些增上的工作。他们能信,那是佛菩萨加持、自己本身善根发现、最后才是我们的助缘。居功和沾沾自喜,都是不达缘起,早晚还会因此再起烦恼。

再次呢,是注意要求不能过分。

一个众生,可能处在下述四个阶段之一:未种善根,已种善根,善根增长,善根成熟。佛出世也只能令未种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何况我等凡夫。对家里人不能一概都要其发一生解脱或成佛的愿,尽管这个愿是很好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超越阶段的要求,会造成反面效果。能领到哪一步,就领到哪一步,能领到西方净土一生成佛是最好的,实在跟不上,能帮他们不失人身得生天道很不错。《地藏经》中佛菩萨对有些众生的希望也就是常生人天受胜妙乐。当然,这并不是说对自己的要求应放低,我想师兄们一般不会误解的。

第四是要能容过。

这点我做得不好,愿意做个反面教材。容过首要一条是别急着纠正人。也许她或他说错了,关于佛法方面说得不如法,甚至有毁谤佛或法的。这个时候,别急着否定他(她)打击他(她),说得实在不象话,沉默就是了。小小不对,笑笑就是了。如果他(她)伤害你的宗教感情,他(她)自己会内疚的。你越包容,他(她)越感愧,甚至会演成入道因缘。

有一种情形是怕他(她)遭恶报下地狱,赶紧声色俱厉地批评和制止。这种做法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会更加激烈地造口业,有的是无声地反抗,有的是受到压抑,总之都会让他们离开佛法更远。佛法能否兴旺,端的在我们做得如何,而不是说得如何。我见到过有些关于新时代如何弘扬佛法的讨论,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最好的弘扬就是以身作则,然后再辅之以言教以及一些方式。

第五要尽自己的能力帮人。

他(她)有难处,你视而不见;等到教化的冲动起来了,又找他(她)说法去了。效果会好吗?最好的说法时机是他(她)有了烦恼来找你,最好的说法形式是切合他(她)的实际生活,最好别滔滔不绝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在他(她)不需要佛法的时候,能忍住闭嘴不谈也是本事。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觉和自律。

我们要发帮一切众生觉悟的愿,但我们只能从自觉做起。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念如何生、住、异、灭,我们又如何能引导别人?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如实觉悟自己的心并以先觉觉后觉,并不是离我们多么遥远和玄妙的东西。一切经书都是自心的注释,是明心和净心的法宝,心若明了,经也一看就了。心若不明,越思越远。

念佛礼佛诵经都是重要的自觉手段,自己觉悟的程度越高,对别人的烦恼心结看得越明白,当然也就能更高效率地帮他们解决烦恼。自律就是按佛的要求,处处做得都很棒(不是指财富地位,是指为人处世),不棒也得努力让他棒。如果真的在自觉自律上日新又日新,谁不喜欢和既高明又热肠的人亲近和看齐呢?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帮家里人学佛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与喊口号的虚伪大乘以及盯着别人错误、管着别人毛病的阿修罗式“大乘”不可同日而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没福的婆婆遇上好儿媳

紫烟的儿子要结婚了,因儿媳娘家在杭州,亲家提出先去...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佛教词典】勇锐

【勇锐】 p0884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威猛勇悍,发...

【佛教词典】随喜功德品

(经名)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灭后闻法华经而...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肉类的真实气味

在集贸市场,蚊蝇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还是肉类售卖区。因...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