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阿弥陀佛文章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是随着所学的净土知识...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来哪得心无苦。谈这个...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修念佛的,到现在已经三...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我们。而...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个都放不过你...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
一生所系惟念西方,佛声浩瀚仙乐满耳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县)。从小就不好乐于世俗的生活。出家后,游...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
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信门。信门...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全体的...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这个观是很重要的,由...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你在三恶道,到诸天去,...
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人是这种概念。他就通过...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说,一切树木花草它都有...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普遍十方,充满法界,...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念是指我们能观察的智...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
【推荐】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 ...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真如理体,它是无生的...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飞? 大安法师答: ...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这是总结...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观,你要有一个观念:你...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是用问答的方式,等于...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
想到清净的国土,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籍,文名流传于乡城之间...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间俗情贻害病人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八点钟,然后歇气,以...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
【推荐】
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性。一般表述,是以实...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以往返西方极乐世界,...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执持,乃至一心故。 【...
劝持《阿弥陀经》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
老病宜念佛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应该念佛。但是往往处在老病的时候,不能回...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加深理解。因...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省庵大师悲心切切,劝勉我们去去莫愁途路远。去去,就是赶紧去啊,赶紧离开这...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要求是比较高的。觉明妙...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 净界...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是能显法性之体的。天亲...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答曰 :解...
先超越妄想,才有办法放下主宰
一个有志气的修行人,一定追求临终的感应道交。临终的感应道交重点在于突破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我想这样,你忆念...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
【推荐】
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目标:将当生往生净土作...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善凡夫人,他所接受...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与义工所从事的各项慈...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对...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示西方呢?西就是西方极...
【推荐】
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谓约生灭...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都...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号的,一定是精进办道的...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敬,能降伏破除我慢的...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彼岸的那个...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
弥陀名号声声唤醒梦中人
《观经》告诉我们: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法时代众生的大慈舟航。...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这种悬记也就是符...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我等凡夫自性也...
心外无法,全佛即心,弥陀即我心,我心即极乐
初明性。 序文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丧父,...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们要深信这种事事无碍...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崇奉,以此功德回向愿生...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这些人就像自己身上肉一...
下品下生往生之后的情形
舍报往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像《法华经》《楞严...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面看过有好多鸟类,特...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净土法门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
【推荐】
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现前见佛,就是你当生能见佛。这就是你信心恳切,用功得力,勇猛精进,得念佛...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
极乐国虚空舍宅之因
【原文】 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煮这个大锅菜,用大火去...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皈依灵鹫寺的从法师。十...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就是当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11...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
修净业的人,要对五欲深生厌离
第十疑,往生行业疑。 问题的提出,就是由于前面九个疑问的解答,能够生起相...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
大安法师2022新年开示
初一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一天,我们寺院也是张...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①...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火发。何故...
极乐世界依报庄严之地上庄严
一、七宝金幢,辉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的善法融合进来,把大乘...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
【推荐】
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佛法门,圆顿直捷,简便...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觉得很亲切。后来才知道...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今日遇到一个病例,我...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曾经也...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量,所以阿弥陀等于是一...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①。作...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甚深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生西方吗?当然...
共17页
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下一页
顺境逆境
佛教智慧
杀生
广钦老和尚
衍慈法师
省庵大师
治病
地藏经
妙莲老和尚
佛教知识
妄想
本焕老和尚
慈悲心
六道轮回
学佛修行
惟觉法师
佛弟子文库 fodizi.net
随机推荐
回首页
回顶部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