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净界法师  2019/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一个强烈的皈依心。念佛最重要的就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命终的时候顺从本愿,但问题是你对本愿完全不了解。

信心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之上才有所谓的信心。你对四十八愿完全不熟悉的人,你这个佛号念起来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你要了解弥陀。

2、第二个,你要了解净土

念佛不是目的,你是为了求生净土才念佛的,这个不要忘了。所以念佛是有愿力的,是有目标的,我们不是为了念佛而念佛的,我们是为了求生净土而念佛的。所以你对净土一无所知,你说我来生要去的地方我完全不了解,但是我很想要去。这不合乎道理,不可能!

我们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愿力,不可能!你说我要移民到美国去,我对美国一无所知。不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你要能够了解弥陀,你才能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要厌离娑婆世界,就是明白净土的庄严。所以我们要了解弥陀、了解净土。

3、第三个,你要了解你自己

临命终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因缘哪,你过去生的业力,你今生的烦恼,到临命终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账,它不会跟你客气的。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是百感交集的,善恶交攻。

我们造了很多善,但是可也造了很多恶。你面对你内心的状态,你菩萨怎么安住?你一定要把你的问题调伏了,佛力才会进来的。没有一个人是在颠倒的情况下往生的,没有一个人。问题不是佛陀要不要救拔你,佛陀是在一个有因缘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救拔的。

如果说你不管颠倒也好,你不管正念也好,佛陀一定可以救你,那这样子净土宗变成他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就是离开你一念心性之外有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它可以控制你的生命。那这个净土宗变成他生的思想喽,他生就是外道、上帝的思想啦!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要建立在诸法因缘生的情况之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好正念的准备,佛陀的力量才能够进来。

我必须强调一个观念,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佛力是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正念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准备好了没有?

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准备,佛陀可以把我们这件事办好,那我们现在就不会再流转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你除了了解弥陀、了解净土,第三个你要了解自己。

我们不可能广泛学习,经典太多,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如何了解弥陀,建立信心;如何了解净土,建立你的愿力;第三个如何了解自己,破除你身心的障碍。我个人觉得这三个缺一不可,缺一不可。那么这就是我们要研究教理的原因。

我们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自己。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妄想,你不了解它,你不是它的对手的。

你跟它硬对硬地硬碰,那就像《楞严经》上说的,妄想是什么东西啊?那可是无始劫来熏习所成。你不是今天才打妄想,你过去生无量劫的生命,你每一生都打妄想累积到现在。

佛号是今生才成立的,你是它的对手吗?你那是小孩子跟大人打架,你要没有用智慧去观它,那你面对妄想,你肯定糟糕了,因为它是熟境界,佛号是生境界。

所以说,我们要保证临终的正念,只有一个方法:了解什么是妄想。你才能够超越它。你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妄想。你了解它你就不怕它了,你就能不为妄转。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也是要研究教理,因为你要调伏你自己的妄想,你才能够把佛号持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念佛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佛教词典】焰网

(术语)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不尽,如帝释天之珠网也...

【佛教词典】四生

(一)梵语 catasro-yonayah,巴利语 catasso yoniyo。指...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

老牛闻经转胎为人

过去某地有一大寺院,寺里有一部大藏经,龙藏的字很大...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无色界」是什么意思呢

无色界天的人:就是修禅定的人他达到色界第四禅的时候...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