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大安法师  2023/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全体的就是我们的本觉。所以始觉和本觉是不二的,都是同一的真如自性。众生跟佛也是不二的,他的一念的无量光寿的体性是平等平等的。那么从这里我们要理解,心佛众生等无差别,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在我们的本觉理性当中,建立这样的一个诠析意识。

阿弥陀佛的体就是无量光寿,也是我们众生的本觉理性,这样我们跟阿弥陀佛同体了。那么同体了以后,我们跟阿弥陀佛在这个无量光寿理体上是平等的,这就不二。既然是平等的,那么我们众生的心,也是像前面的,具有无量光横遍十方,具有无量寿竖穷三际,也是从无量寿的寂定生起无量光的照用,寂照不二。阿弥陀佛的心也是这样。阿弥陀佛的心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量光寿,于是阿弥陀佛名号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从这个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理论当中,我们再来理解“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会理解得亲切一点。这两句话,可能是净土宗常常说的话,但我们念一念会觉得没有感觉,怎么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好像说得是别人,跟我们自己无关。刚才讲佛心、我们的心、佛号的功能,都是横遍竖穷。所以我们净业行人一心念佛,跟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相应。相应就是沟通上了,相契合了。

相契合了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念佛是始觉嘛,阿弥陀佛名号是本觉嘛,是吧,那么这一念互动相应了,你看,马上,一念相应,一念就是佛,就成佛。那么念念佛号跟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相应、相结合,就念念成佛。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于是我们能念的心就是我们的始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念头是一念具足十法界。如果我们不念佛,就会念九法界。所以念佛就是佛法界现前,九法界隐下去。如果念五欲六尘,那都是六凡的境界。所以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从这个平等的理性上,建立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天台的幽溪大师有个偈子也谈这个:“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就是那种一真法界圆融无碍的体性,就能作我当下念佛的这一念心。我当下这一念心,是一真法界圆融的体性。所以我这个念佛的心,全体就是一真法界。这个一真法界就是刚才讲法界体,也就全体就是名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能念佛的心就是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四十八大愿——(第19愿)勤修我皆接引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净土宗简易而圆顿,如暗夜璀璨莹彻的明珠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

【佛教词典】应法妙服

指僧众所披之袈裟。应法,谓与法相应而不悖于理。以袈...

【佛教词典】二种菩萨

1、居家菩萨和出家菩萨。   2、生死肉身菩萨和法性生...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你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在你愁眉苦脸度日之际,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必须觉悟的三层道理

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的内心状态是跟着感觉走,你...

【佛学漫画】生死

许多人忌讳死亡,仿佛死亡只与他人有关,而与自己无关...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