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净界法师  2015/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我们变现出富贵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悭贪的思想,所以我们生命当中创造出痛苦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忍辱,所以我们显现出庄严;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经常产生瞋恚,所以我们创造了丑陋。所以从这个观念当中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改造我们内在的思想。

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当中: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智者大师把止观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个是修出离道,这个出离道就是我们观察现前的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它是杂染不清净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对现在这个果报产生厌离。

当这个厌离的思想产生以后,我们三界果报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我们就不再来三界投胎了,这个叫出离之道,以五蕴为所观境,就是以众生法为所观境。

第二个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这个心法所观境就是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我们对内心的了解,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可以消灭、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而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修菩提道,观察心法而修菩提道。

第三个所观境是直接观佛的法界,观察佛的依正庄严,生起欣求好乐的心,这个时候修相应道,跟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密宗、净土宗这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修本尊相应法门。

所以这个大乘的止观之道有三种:一个出离道,一个菩提道,一个相应道。

净土法门当然主要是相应道,因为它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忆佛、念佛,你直接观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产生感应,而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是整个净土宗止观的修法。

当然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观察,你一定是依教起观,你要先了解它有什么功德,你才能够观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推荐】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

【推荐】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若无闲事挂心头

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十种礼佛方法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学佛的三种目的

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

【佛教词典】瞿摩帝河

(地名)正法念经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广半由旬,...

【佛教词典】禁欲

压抑肉体与世间之欲望,以期达到精神上的理想境界之行...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分别心的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

大安法师:佛弟子是否不应该做占卜预测等事

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

曾黎的素食心得

曾黎吃素源于偶然。食素之后,曾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

慧律法师《83年逢甲大学佛学问答录》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说到鼓励他...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修行人四种障道缘

1、任务观 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