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函遍复讲记

智圆法师  2013/1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说。如果肯依这样真修实行,就能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我们分十二段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教言:

一、净土法门的宗要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一切根机,无论哪种利根、钝根全部收摄在内,这是如来普遍为了一切上圣下凡,使得他在一生当中就能了脱生死的大法。对于这简易、方便的净土法门不能信受修持,实在是很可悲哀的事。

【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净土宗”,顾名思义就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宗旨。修持往生净土的法门,以信、愿、行三法做为本宗修行的要点。

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又有求生净土的恳切愿力,再加以努力实修往生净土的方便,就能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

第一、要信这娑婆世界纯一是苦,信极乐世界纯一是乐。

这个娑婆世界只是烦恼和业力变现的果报,决定没有丝毫的安乐。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娑婆世界里所受用的就只有苦、乐、舍三种受。苦受就不必说,乐受也只是烦恼和有漏善业所造就的五欲乐和禅定乐,这也只是一时因缘聚会的快乐,因缘一散就落得坏灭而陷入忧苦当中,当然不是真实安乐。不苦不乐的舍受也只是由暂时业的势力维持,势力一尽,就必定在遇到境缘时发起烦恼、业力,引发种种苦苦和坏苦。这样就能决定娑婆世界唯一是苦的自性。

极乐世界根本不同。这是由阿弥陀佛累劫发愿修行,以无量福慧功德所庄严的净土。她的特殊之处就是众生临终时的心和佛心相应,就被摄持到净土之内。这里没有任何引生烦恼的助缘,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也就是一切色声香味触在接触时所起的作用是在遮止烦恼和业,是在唯一增益道心,因此即使有烦恼种子存在也无法现行。所以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一切时唯一享用无漏法乐。这就是依仗佛力加持而超出苦苦、坏苦、行苦。

能够这样信解“往生净土就真实达到了离苦得乐”,就了知往生极乐净土胜过转生娑婆世界的人间、天界无量百千亿倍,也就再不会生起希求人天五欲乐和禅定乐的心,而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第二、是相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依仗自力断除烦恼、证得真如,而了生脱死。又相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力,只要我念佛的名号求生佛国,临终佛就一定会慈悲接引我往生西方。

能这样信解,就会发起决定求生净土的心。因为自己已经认定了这是即生出生死的唯一之路。自己没有力量断惑、了生脱死,又不借佛力摄持往生,那就落轮回了!所以临终就抱定这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凭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往生净土。这个信心真正生起来了,下面的发愿、修法都会顺理成章地发起。

每个人都要认认真真地考虑:我到了这一生临终时,到底走哪一条解脱的路。如果能把一生的归宿决定下来,那到死前还有一段时间,就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尽量早做准备、多做准备。如果自己没有决定求生西方的心,这样目标不定、方向不定、志愿不定,平时也不会认真积累往生资粮,到了临终,就像到了十字路口不知道要走哪条路,那就很悬了!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紧接上面的两种信心:一是信娑婆纯一是苦,极乐纯一是乐;二是信自力无法一生了脱,而仗佛力只要念佛求生就一定能往生。有了这样的信解之后,就会发起迫切求生净土的愿望。这里用两个“愿速”——愿速出离、愿速往生,就是指愿心要这样迫切才行。

就像囚犯盼望早日出监狱那样。囚犯心里很清楚:呆在监狱里只是受苦而已,只有出监狱才能得到自由和安乐。所以只要今天刑满释放,就绝不会再逗留一刻!这就是“速”的涵义。我们要有这样迫切的心愿,心里只求快点出离这苦恼的世界,快点生到极乐世界!有这样迫切求生的心,那就会发起以下的修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愿就是一心盼望早点出离轮回、早点往生净土,就像盼望早点出监狱回家一样。那么,怎么修行才能实现往生净土的愿望呢?就是至诚恳切地常常念阿弥陀佛,时时刻刻不让这句佛号忘记。

我们和佛的关系就像母子一样,阿弥陀佛犹如慈母,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孩子。佛的心从没有离开过我们,对我们这些孩子的忆念是永无间断的。反过来,我们忆念佛的心也应当时时不断。这样母子的心就恒时合在一起,不会分离。也就会被佛力摄受,临终时接引我们去西方了。

所以念佛就是以佛为念,不念其它。一心念佛就不再念贪嗔痴,不再念轮回里的事。这样念来念去,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和佛合在一起,就能往生。

如果这一念佛不在,而落在世间的妄想当中,心缘在其它地方,就和佛隔开了。所以时时刻刻心都要缘在一句佛上。(当然这都是按照持名念佛的修法而讲的。如果是修持咒、观想等其它法门来求生净土,那就按照自身的修法来做。)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

我们凡夫散漫惯了,一定要设立一个功课来约束自己,让自己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这就保证了每一天都有一段时间修净土,符合一向专念的要求。

凡事能每天坚持做,就容易成熟。比如练拳的人每天早晨练两个小时,他舍不得间断。如果哪天间断,就觉得自己的功夫退步了。所以相续不断很重要。就像母鸡孵蛋,一定要护住热气不断,才能孵出鸡来。天天做功课,也就是保证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心里缘着净土、熏习净土,每一天都跟净土打交道。串习深了之后,心就不离净土、常常缘念净土,到了临终一刻,心就自然倾注在阿弥陀佛上,这样就能往生。

在固定的课程之外,平常还有很多闲散时间,这也要抓紧利用。不要认为在佛堂里做功课的一段时间是在修净土,出了佛堂就和修净土了不相干。不是这样!要尽可能地相续!

所以走路也不间断念佛,站着心还缘在佛上,坐着也是念佛,躺下也念着佛入睡。做扫地、做饭、洗衣、洗菜、买东西等不用心的事,也要一边做一边念佛。如果心里考虑事情,比如写作、思维等等,分别心不能一心两用,那就念不了佛。除此之外,做不用心的事都可以念佛。

这样一边做事一边念佛,不会让你烦恼,反而让你生欢喜心,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以前也讲过湖南黄打铁的故事,打铁是一件苦事,尤其到了炎热的夏天,在高温的火炉旁边做这种单调的工作,当然是很苦的事。后来有一位师父劝他念佛,他依教奉行了。结果念了一段时间,打铁时不感到烦躁,心里清凉。所以能养成习惯就很好,一心缘在佛上,心渐渐会安定下来,也就时时得到法乐了。

【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睡觉不出声,出声伤气,就只心里默念,耳朵听,念四个字就可以。其他情况比如衣冠不整、洗澡、解手、到不干净处都须要默念。如果出声念,仪式上不合适。

总之,佛号要一直不离心口,当仪式上不合适时,就只默念,得到的功德是一样的。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里默念,都要做到三个清清楚楚,这是念佛法门的诀窍。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道门,叫做“六根门头”。心是从这道门出去的。这六道门不严格地守护,心就很容易散乱。心一散乱,修什么、念什么都功德很小。怎么守护这六道门呢?在六根当中,闭上眼睛不东张西望就摄住了眼根,身体端坐不动就摄住了身根,鼻子闻的是檀香就摄住了鼻根,之后就用一句佛号摄住意根、舌根和耳根。怎么摄住呢?方法就是认认真真地做到三个清清楚楚。每一句佛号都力求在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用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这三点做到了,就能把心摄在一句佛号上,不往外奔驰。

这样心系在一句佛号上,一句接一句地相续。久而久之,妄念渐渐止息、佛念渐渐精纯,功德就最大了。

二、净业的基础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是讲念佛的人必须修好“观经三福”中的第一福。包括四句:

第一、孝养父母。这是讲得人身一定要假借父母的因缘,如果没有父亲,就缺能生的因;没有母亲,就无受生的缘。如果没有父母,就失去了托生的处所,必须具有父母的助缘才有受用之处。也就是说,在中阴阶段想要得一个身体,以自己的业识作为内因,以父母的精血作为外缘,因缘和合才有这个身体。以这个缘故,父母的恩德极重。

母亲怀胎以来,十个月中行住坐卧常常生起苦恼,而且担忧生产时的死难。如果幸运地降生了,还要在三年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养育。因为婴儿那么小,根本没有生存的能力,全靠母亲养育。做婴儿的三年当中,跟母亲睡在一起,常常拉屎撒尿。母亲晚上经常就睡在屎尿里,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以后成家,所爱的是妻子、儿女,对父母反而生起嫌恨、厌恶之心。这样不行孝养,就跟畜生一样了。

再一方面,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佛在世的时候,遇上某年发生饥荒。当时很多人都饿死了,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乞食难以得到。那时候,世尊等着比丘们离去之后,就独自一人到城市里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问:“有饮食吗?有饮食吗?”这样乞食,没有人给世尊饮食,所以世尊托着空钵回来。第二天又去,也是一无所获。第三天仍然一无所获。

忽然有一位比丘在途中遇见了佛,见佛脸色异常,有饥饿的相。就问佛:“世尊!您现在饭食完毕了吗?”

佛说:“比丘!我这三天来没得到一勺饮食。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气力跟你说话。”

比丘听佛这样说,忍不住伤心流泪。心里想:“佛是无上福田,是慈护一切众生的怙主。我现在卖掉三衣买一钵饭来奉养佛,现在正是时候。”这样想好之后就买了一钵饭,急忙端上来奉养佛。

佛知道他的心思,故意问他:“比丘!在这饥荒之年人都饿死了,你现在从哪里得到这钵干干净净的饭?”

比丘就把自己的经过一一禀白于佛。

佛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三衣的因缘是极尊、极重、极有恩德的。你现在换来这碗饭给我吃,我领你的好心,但我消受不了这碗饭。”

比丘对佛说:“佛是三界福田、无上的圣人,尚且不能消受,在佛之外又有谁能消受呢?”

佛说:“比丘!你父母在世吗?”

比丘说:“我父母在世。”

“你把这钵饭供养你的父母去。”

比丘说:“佛尚且说不能消受,我的父母怎么能消受呢?”

佛说:“能消受。”

“为什么呢?”

“父母生了你的身体,对你有大恩德,因此能消受。”

佛又问:“比丘!你的父母对佛有信心吗?”

比丘说:“没有信心。”

佛说:“他们现在会有信心的。见到你供养饭,心生欢喜,因此就发起信心。你首先教父母受三归依,就能消受此饭。”比丘领受佛的教诫,辞别而去。以这个缘故,须要孝养父母。

而且,佛母摩耶夫人生了佛之后,经过七天就去世而生到了忉利天。佛后来成道到四月十五就上升忉利天,在一夏中为母亲说法,就是为了报答母亲十月怀胎的恩德。

佛尚且亲自报恩孝养父母,何况我们凡夫,怎么能不孝养呢?由此就知道父母的恩德极为深重。

第二、奉事师长。这要知道:教导开示我们做人行为的规范,增长学识,成就品德,使我们因地的行为没有错误、欠缺,直到成佛之间,都是由师长教导的力量所致。这样教导的大恩德最要敬重。

以上教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种行,叫做“敬上行”(就是恭敬尊长、长辈的行为)。

第三、慈心不杀。这又要知道一切众生都以寿命为根本。(意思是说,生存的所有内容都要依赖命根,没有了命根,就一切都没有了。所以众生为了保住身体的手、脚等,可以舍弃外在的财富;为了保住命根,可以舍弃手、脚等。一切生存的所依就是命根。)如果见到众生遭到恶缘而恐怖、奔逃、躲藏,就唯一设法要救护它的生命。

经上说:“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一切众生无不爱重自己的寿命,我们不能杀众生,不能用刀杖伤害众生。这个道理只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我最爱重自己的生命,不愿被人杀,不愿被人用刀杖打;众生也一样最爱重自己的生命,不愿意被人杀、被人打。所以应当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而不行杀。)”

(以上三条都是善导大师《四帖疏》上所作的解释。)

第四、修十善业。上面的“慈心不杀”是十善业中的第一条,这里是总说“修十善业”。就是身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生贪欲、嗔恚、邪见。这在讲《十善业道经》时已经具体做过解释,这里就不多说了。

【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

念佛的人又要尽到伦常上的本分。处在世间就有伦常,处在什么分上就要尽到这分上的责任。也就是:做父亲的,要尽到慈爱;做子女的,要尽到孝养;做兄长的,要尽到友爱;做弟弟的,要尽到恭顺;做夫妻的,要彼此和顺;做主人的,要仁慈下人;做仆人的,要尽到忠诚。不管别人有没有对我尽到本分,我总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能这样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尽到友谊和本分,就叫善人。

在世间的伦常上尽好本分,这是真实的修行,会给修法营造很好的条件和氛围。好比造房子,首先要打好牢固的地基,再往上建就不会倒蹋,而且一层一层都建得起来。修行人没尽好伦常上的本分,就等于没有修法的基础,这是最切身的地方。因为每天都处在种种业缘关系当中,处处有因果上的处理、有应负的责任。如果对人对事不尽本分、义务,就欠了伦理义务上的债务,就有良心上的亏欠,心里就会不干净、不光明正大。这样的话,在家庭、在单位搞得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心态很不好,心里总是不安,总感觉气氛不对、压力很大,这样怎么能修好呢?

实际上所谓的修因果就是在为人处事上修,在尽伦理本分上修,这是无法逃避的。要想修好佛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做人要尽本分,不能欠良心上的债务,不能违背责任和义务。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像这样能尽本分,就叫“善人”。善人再念佛求生西方,临终决定能够得到往生,因为善人的心和佛的心相合,就能感得佛慈悲接引他往生。如果口里常常念佛,而心不依正道行持,或者在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等伦理上不能尽到本分,那自己的心就和佛心违背,也就难以往生了。这是因为自己心里发生了障碍,佛也没办法垂下慈悲来做接引。

我们看《净土圣贤录》里居士往生的传记时,就会发现几乎人人都是尽到了伦理上的本分,临终要走的时候心里很安详,助缘的条件也很好,没有一点障碍。这都是平凡的人,立足于家庭、工作,在尽到了本分的基础上,随分随力地修持净土。他并没有脱离生活,没有违背责任,凭借根本的两条就往生了净土:一条就是做好了人,另一条就是对于净土法门有信、愿、行。他们心地正直、善良、忠厚,内在的善心和佛的心相应,也就感得佛以慈悲接引他生到净土。

相反方面,也有很多人虽然念佛却没有得到往生。问题就出在没有按照佛的教导去实行。比如对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并没有真实地奉行。这样自己的心和佛心违背,也就不能感通而难以往生。

三、劝人念佛求生西方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

而且要劝导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儿女、同乡、亲友、同事等等,一同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这件事利益很大,怎么忍心让生我的父母和我的眷属、亲友不得到这种大利益呢?

给予世间生活上的关怀、帮助,并不能让亲友得到解脱生死的利益。对亲友最大的利益就是劝导他求生净土,这样来使他得到永久的利益。

【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何况现在是末法时代,有很多天灾人祸。到灾难降临时无计可施,所以要事先做好准备。如果平时能常常念佛、念观音,即使灾难降临也一定得到佛的慈悲庇护,而能逢凶化吉。即使没遇到灾难,也能以佛力加被,得到消业障、开智慧、增长福德的利益。

何况劝人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成就凡夫做佛!因为只要生到净土,就已经了脱生死,登入不退地了。这样只进不退,修到彻底时就是成佛。所以把一个人送到佛国,然后在佛国里深造,最后毕业就是成佛。所以送人生西方就是成就人做佛,功德最大。这样,以劝人求生净土的功德回向往生,一定能圆满自己往生净土的所愿。

四、一切功德都须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

平常凡是诵经、持咒、礼拜、忏悔以及救灾扶贫、做各项慈善事业等修行的功德,都必须回向往生西方。切切不可以求来世得到人天福报。一有求人天福报的心,就没有往生的份了。

也就是说,如果有求来世人天福报的心,就会被这一念心所牵引,而趣向世间人天当中受生。以今生修持的功德,来世就得到福报。享福的时候,往往迷惑颠倒的多、造恶业的多,而且福越大、造的恶业越大,等再来世就难免堕入三恶道中。再想恢复人身、遇到净土即生了脱的法门,就比登天还要难了。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佛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什么用意呢?就是为了我们能够有办法这一生就解脱生死,所以就特别传授净土法门。这也是考虑到我们业深障重的众生,要想即生了脱生死,就要走仗佛力摄受而往生净土的这条路。

念了一定数量的佛,就好比积累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投在什么地方用,就看自己的心把它回向在哪里。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遵照佛的教导,把它回向在往生净土上、回向在成菩提、度众生上。如果把这笔“资金”投资在来世得人天福报上,那就在投资方向上犯了决策上的大错误。本来是作用很大的无价宝珠,回向在往生、成佛、度众生上,就能得到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极大利益;而投资得不好,用这个无价之宝换取一颗糖吃,这样就只能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而且会因为享受这份福报而造业堕落,这就是决策上犯了大的错误。

作为凡夫,临终时不可能分身十方法界,要去西方就不是去东方,生净土就不是生娑婆,想在人天里待就去不了净土!(生净土是要从人天当中超出,如果心还往人天里钻,那就绝对生不了净土。)凡夫临终最后刹那的心,就是一个方向、一个所缘、一个去处,绝不可能一刹那分身十方。方向确定了之后,就只认西方是归宿,不认人天是故乡,绝对没有丝毫求生人天的心。

所以要把方向决定下来,今生到了临终唯一只去极乐世界,就只是这一个愿、一条心。这个方向定了之后,这一生所修的任何功德都不求来世人天福报,而只求往生西方,以及在西方修学成就和成佛度众生。

(我们往下跳过去两段,再接着讲:)

五、念佛人要吃素戒杀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的人要吃长素,如果做不到,要吃六斋或十斋。(六斋就是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十斋就是在六斋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这四天。遇到月小(就是指这个月没有三十这一天),就提前一天受持。而且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是三斋月,应当持长素,作各种功德。)

要这样逐渐地减少来达到永远断荤,这样才合理。虽然一时还没做到断荤,也应当买现肉,不要在家里杀生。因为家里常愿吉祥,如果天天杀生,家就成了屠宰场,屠宰场是冤鬼聚会的地方,很不吉祥,所以要切切戒除在家里杀生。

六、念佛人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

念佛的人应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但是,要想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就一定要事先对眷属讲明临终助念的利益和临终瞎张罗、哭泣的危害。(这一定要提前讲好,不然事到临头就容易出差错)。所以,想让父母临终得到眷属助念的利益、不受破坏正念的损害,又一定要在平时就讲明念佛的利益,让父母和家人平时就常常念佛。

【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自知。】

能够这样做到,不但对于父母有益,实在对于现生的眷属和后世的子孙都有益。临终的助念,不论年老年少都应当这样来做。

有关临终助念的事宜详细看《饬终津梁》这本书就会知道。

七、女人临产应念观音菩萨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

女人生产时,每每有苦痛不堪,几天生不下来,甚至导致死亡的情况。也有生了之后血崩,发生各种危险,以及生下来的孩子有慢急、惊风等各种危险。临产的时候,产妇要至诚恳切,发出声音来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能在心里默念,因为这时候默念的心力小,得感应也小;而且这时候自己在用力送孩子出生,如果默念或许会导致闭气得病。

【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

观音菩萨广大灵感、救苦救难,众生有苦难求菩萨,一定得到感应。但一定要至诚恳切地求,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念,绝对不会发生苦痛难产、产后血崩以及儿子惊风等的患难。纵然极其难产,人已经快死,叫产妇和在旁照应的人共同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家人虽在其它房间,也可以为产妇念,决定不须一刻功夫就能安然降生。

【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

外道不明道理,死执恭敬这一法,不知道按事论理,什么理都要按当时当处的情况做灵活的变通处理。已经到了这种急难关头,还说要恭敬、不能念,导致一帮念佛的老太婆把生产看成可怕的事,即使是亲女儿、亲媳妇也不敢去看,更何况教她念观世音菩萨!

【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

要知道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时虽然裸露不净,但这是事出无奈、不得已,不属于特意放肆的情况。这样念,不但没有罪过,还能让母子种下大善根。

【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

这意思是佛在《药师经》里说的,不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不过是提倡而已。《药师经》里说的是药师佛誓愿功德,所以是让人念药师佛。但观音名号人人都很熟悉,所以就提倡念观世音菩萨。

八、女人月经期间应不间断修持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

女人从十二、三岁开始,到四十八、九岁之间,都有月经。有人说月经时不能礼拜持诵,这话不通情理,因为月经短的两、三天就停止,长的六、七天才停止。修持的人必须念念不间断,怎么能因为这种天生小病而废弃修持?

【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

有月经时,可以少礼拜,念佛诵经都应当照常做。要常换洗秽布。如果手触到秽布,要洗干净,切切不要以触秽的手翻经和烧香。

【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佛法是法法圆通的,外道只执著死板的道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道佛法的正理,所以致使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

九、劝念观音菩萨消灾免难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哪里有受苦求救的音声,菩萨就立即寻声救护。所以遇到有战争、水灾、火灾、饥荒、瘟疫、旱涝、拦路行凶、冤家加害、毒蛇猛兽、恶鬼、妖魅、怨业病或者小人陷害等等,总之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只要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的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菩萨,念念不间断地呼唤菩萨,就决定得到菩萨慈悲救护,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

如果心里还存不善的心,虽然口里能称念,也只是略略种一点未来的善根,不能得到现前的感应,因为佛菩萨都只成就人的善念,绝不会成就人的恶念。

所以自己发改过迁善的心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点诚心,恐怕不会得到感应。这不能怨菩萨不灵。而是自己没有诚心,没有真正发改过迁善的心。

【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如果自己不发心改过学好,只希望以念佛菩萨的名号来让自己恶事成就,这是决无感应的。切切不要发这样的颠倒心!

十、念佛人最要紧的是什么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念佛最要紧的是做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敦伦尽分”,就是尽到自身伦常上应尽的本分。比如做父亲的尽到慈爱,做子女的尽到孝养,做兄弟的尽到友爱,在单位里做事尽到职责,做老师的尽到教育的责任、做医师的尽到治病的责任等等。处在人伦的哪个位置上,就尽到那个位置的本分,这就是“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就是一切时处都护好自己的心,不让心里起丝毫邪思妄念,这样来使心保持真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身体的恶行都不去做,口上的恶言都不去说,心里的恶念都不让它起。相反的方面,身体上的善都尽量去做,口上的善语都尽量去说,心里的善念努力让它生起。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

平常时时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每天从早到晚,凡是遇到有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的地方,就要实修这三个“好”字。遇到做善事的时候,有能力做的就认认真真地做好;没有能力做的、没有因缘做的,也要对这件事发一份善心。或者劝有力量的人来做,或者见到别人在做时,由衷地发欢喜心、说赞叹的话,这也属于心口功德。如果自己不能做,见别人做就生嫉妒之心,那就成了奸恶小人的心行,决定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的。所以嫉妒心一定要痛加戒除。

下面讲一个例子,这是印光大师开示里讲到的一件事:

清朝苏州的孝廉曹锦涛,医术精湛,任何险难的病无不妙手回春。有一天他正要出门,忽然有一个穷女人跪在门外,哭着祈求给她婆婆治病。她说:“我家里穷请不起医生,听说您老慈悲为怀,一定能去我家治病。”曹公就去她家治病。

等曹公回家之后,婆婆枕头下的五两白银不知去向。她想一定是曹公偷的,就登门来问。曹公按数目给了她银子。

穷女人回了家,她婆婆已经把银子取出来了。女人很惭愧,又拿着银子送回来谢罪,然后问他:“老人家,你怎么自己承认偷了银子呢?”曹公说:“我想你婆婆的病快点好。我如果不承认,你婆婆一定着急,加重病情,或许会导致病很难好。所以我只盼望你婆婆病好,不怕别人说我偷银子。”他的居心这样忠厚,无以复加。

多想想曹公的居心行事,大家就能体会到怎么叫做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能有这点存心,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别人好,事事能为别人着想、利益别人,就是存好心。所说的话都是利益别人的话,就是说好话。做出的行为都是利益人的事,就是行好事。这三个“好”能够尽自己的一生来奉行,就一定能做个好人。

【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切切不可以做表面文章来沽名钓誉,一定要真心诚意地做。如果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博得别人的赞誉,那就是虚伪的心行,为天地鬼神共同厌恶。如果有这样虚伪、沽名钓誉的恶行,就要尽量改正,没有也要自加勉励。

十一、女人应孝敬、慈爱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

世间有女人不懂道理,或者不孝顺公婆、欺负侮辱丈夫、或者溺爱儿女,或者虐待仆人,或者虐待前妻的儿女。她不知道做人能够孝顺公婆、恭敬丈夫、教育儿女、慈爱仆人、教养恩抚前妻的儿女,实际是世间的圣贤之道,也是佛门的敦本之法(凡是女人都应当在这里培植福德,在这里行圣贤之道)。以这个功德修持净土,名誉决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增福延寿。到了临终决定蒙佛接引,直接登上九莲。

下面是一个例子,这是蕅益大师著作里记载的事:

明朝有一位端居士,17岁时嫁给章絜之居士,夫妻俩一同吃素。她天性喜欢布施,自己不留积蓄,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戴珍宝手饰。对服侍、做事的佣人从没有发怒骂过。对于公婆孝顺承事,唯恐没有照顾周到。她知道自己不能生育,就给丈夫买了一房妾,然后自己专心念佛,有一年多。

到她生病很重时,请婆婆一起来念佛,想告辞去西方。婆婆大声叫她:“你再等等,等你弟弟端尚青来见一面。”这样就拖到了第二天,弟弟来了,跟弟弟告别,声音如同男子,大谈礼义孝友的大节,谈了半天不疲倦。到晚上,又请婆婆来助念。然后三天不沾饮食,也不说别的话。

明朝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九,端居士吉祥而逝。她的公公婆婆也因此受到感动,信愿念佛。公公是过后7天端坐而逝;婆婆是第二年秋天,受了归依戒而往生的。

所以她是妇女,在家行持世间圣贤之道,确实做到了孝父母、敬丈夫、惠仆女。而且以这份孝心拔济了公公婆婆一同超出苦轮,往生净土。实际是成就了出世间的大孝。(《净土圣贤录》四编)

【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要知道有因就一定有果,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自己如果种孝敬、慈爱的因,自己就得到孝敬慈爱的果。为别人就是为自己,害别人甚于害自己。所以理应这样尽本分来实行,以期佛菩萨、护法龙天看到我的行为,给我作证。我如果做得好,决定现世得到很好的名誉、能够增福增寿,到了临终一定得佛接引,往生西方。

十二、怎样教育儿女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

小孩从有知识开始,就要教他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为人之道,要告诉他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事实。这样说是让他晓得:自己的心和天地、鬼神、佛菩萨的心息息相通,没有丝毫距离。无论何时何处自己起一个不正的念头、做一件不正的事,早已被天地、鬼神、佛菩萨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明镜中完全显出丑相,无可逃避那样。这样使得孩子内心有所畏惧,不敢起不正的心、做不正的事,能够努力做个好人。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孝、悌等八德的涵义:

“孝亲”,就是想到这个身体是由父母的恩德赐给我的,是由父母的精血孕育、抚养才长成了现在这个身体。父母和我实际上血脉相连。我爱自己的身体,就应当孝顺父母。怎么才是孝顺父母呢?就是不做任何污辱这个身体的事,而让父母光荣。

“悌”,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今生做了同一父母的孩子,就像同一身体上的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意思是彼此之间的忧愁喜乐、祸害幸福都关联在一起)。所以兄长应当尽到友爱、弟弟应当做到恭顺,兄弟之间和和睦睦、情同手足,造就家庭的幸福。

“忠”,就是待人做事一向秉于忠诚,没有二心(比如在家承事父母没有二心,在外对待上级、同事没有二心)。凡事只求尽自己的本分,不计别人知不知道,这样的人就堪为世间楷模。

“信”,就是不随意承诺、发言,凡事说到做到,有信用、有诚信。

“礼”,就是知道尊卑大小的差别,不违背准则。

“义”,就是仗义。“一举一动,唯义是取”。“义”指合乎正义的行为。(就是在因果律上,能利益自他、给自他带来安乐的行为,在良知上理应去做的行为。)“仗义”,就是守持一条原则,任何情况下只做正义的行为,不做不正义的行为。这样做就“无往而不利”了。不论待人接物、说话做事,都成了利益自他、增长福慧的事。相反,小人见到有利可图,就忘了天理、忘了因果,心里被贪欲所牵,做出不正义的行为,这就是“见利忘义”。这样做,虽然暂时得了小利益,终究吃了大亏。

“廉”,就是清廉。“清”是指心里清白,没有污点。“廉”是指不贪。要知道人生的福报都是前世修来的,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盗窃,那就等于吃毒一样,吃多了决定毁灭自己。知道这上面的因果之后,不论在什么职位、做什么事,都不贪取非分的钱财。这样做到了廉洁,就能赢得大家的尊敬。

“耻”就是知道羞耻、惭愧。“耻”这个字利益无穷,有了它就和圣人接近,没有它就和禽兽相同。所以任何时处都要披上“惭耻”的衣服,不能离开。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什么邪行都做得出来。即使光天化日之下,暴露自己的贪婪、愚痴、傲慢、凶残,也毫不在乎。这就是丧失“惭耻”的表现,变得和禽兽一样了。

(以上除“礼”之外,都是按照印祖《德育启蒙》而做的讲述。)

【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

无论什么人,就连仆人的小孩也不许打骂。要教导孩子对于长辈、老师恭敬承事。自己应当处在低位,守持谦卑,来养育德性。

【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

又要教孩子敬惜字纸,爱惜五谷。对于衣服、日用品也要爱惜,不可糟蹋。而且要养成仁慈之心,下至蚊虫蚂蚁都要慈悲爱护,不加伤害。又要禁止吃零食,免得身体得病或受损伤。

比如对“爱惜五谷”这一条,首先给孩子讲五谷的来源,比如一碗饭怎么由农民播种、施肥、耕耘、灌溉,又由多少阳光、水、土等的资源和合起来,经过多少时日的生长才长成稻谷,后来又怎么收割、碾米、运输,怎么利用水、火等能源才做出了这碗饭,然后要靠这碗饭养活我们的身体。这样如果对养育自己的五谷有爱惜之心,那就是善心;没有爱惜之心,那就是恶心。修善的人会长存,不善的人会消亡。爱惜五谷的人得福报,糟蹋五谷的人会遭殃。

而且告诉孩子:我们应当有一份感恩的心,应当尊重一切众生辛勤的劳动,尊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成果;而且也应当珍惜自己的福报。这并不是吝啬小气。如果随便糟蹋、浪费粮食,那才是随便糟蹋自己的福报。不断地糟蹋、浪费下去,多福就会变成少福,少福就会变成没福,将来一定要受苦。

和“爱惜五谷”的道理相同,对于衣服和一切日常用品都要爱惜,不可糟蹋。

“护惜虫蚁”,就是从小要培养孩子爱护生命的善心,小到蚊虫、蚂蚁都不做伤害。要告诉他:“凡是动物都有知觉,和我们人一样贪生怕死,动物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玩耍时杀害虫蚁,或者为了贪吃而杀害动物,今生或来世决定会来报复。”

然后从正面教导他:仁慈是我们人心上的生机。我们能从心里发起仁慈之心,就有慈悲的暖流洋溢在心中。这样以慈悲心爱护生命,就会使自己的生命充满生机,这就是增福、增寿的气象。而且仁慈的心越真纯,福德就越深厚。心里没有了仁慈,就会变得残忍、刻薄,以残忍刻薄就会迅速摧坏福德。即使现在有一些福德,也一定会折光。福德一折光,人生就陷入苦厄。

【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

能这样教导,大了一定贤善。如果小时候任性惯了,一概不加教训,什么都放任他做,长大了就为所欲为,不成庸流就成匪类。到时候后悔没有任何利益。

【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

古语说:教媳妇要在最初来自己家时教导,教儿女要在婴儿时期开始教导。因为一个人的习性都是由串习而成,最初就谨慎地教导,让他养成好的习性,以后就是这样的性情,不容易改变。最初没教好,渐渐养成恶习,再改就困难了。

【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这世间是治还是乱,都以此为基础。国家由家庭组成,家庭由人组成,人由幼儿养成,所以国家的治乱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失败了,世界就会大乱。切莫认为这是老僧迂谈,无关紧要,实在是根本!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

我老了,精神日益衰退,没精力答复来信。但现在邮递非常方便,致使远近的人误闻虚名、屡屡来信。如果这些信一概不回,也觉得有负来信的心意。如果一一回,实在没这个精神。所以印这封长信,凡是有关修持净土、立身涉世、事亲教子的道理,都做了简略说明。后面有来信,就以此寄出。纵然有一两件特别的事,也只在来信上略批几字,使得彼此通情达意,也不至过于劳累。

【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如果你想大通经教,固然应当请教高竖法幢的大通家法师。要知道,大通经教的人未必就能即生了生死。要想即生了生死,就应当注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这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

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

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一...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佛教词典】见兔放鹰

禅林用语。原谓做事时,善能见机行事,灵活运作,犹如...

【佛教词典】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经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之异名。一卷,刘宋求那跋摩...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释迦弥陀此遣彼唤,岂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原来我这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穷子喻

过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家中仓库盈满金银、琉璃...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