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21/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作闻慧;回去以后,你慢慢地去思惟消化,转成你心中智慧的观照,这叫思慧。就是刚开始修学之前,你必须从佛法的教理做闻思的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安住,这个是第一个工作。

我们的心一般是不安住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感受活动又会带动妄想,妄想再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禁不起刺激。

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先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以人天乘来说,它的道理就是善恶的业果。我们刚开始在调整内心时,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用这个道理来审量、来观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过理观的智慧,安住以后,还要有一个引导。你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来生要往哪里去?今生已经是不可改变了,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会知道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啊!

你要认命,才可以放弃你的外境,从内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个广大的田地。当你开始放弃外境,开始在经营你内心时,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确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先从道理的安住,然后从道理中再设定目标,所谓的安住力、引导力。

人天乘的引导是什么呢?趋向安乐的果报,这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目标。先不谈解脱,先求离苦得乐。我们从理论的学习,至少在内心产生了安住道,引导到安住业果的道理,引导到人天的快乐果报,这是道的修学,这部分是属于静中修的。等到你理观的智慧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开始修学法门,这就是所谓的事修。

在人天乘当中,我们要修的法门,第一个是五戒跟十善的法门,透过这个法门来做调伏跟转化。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有很多层次的障碍,颠倒妄想最外层的就是罪业,这一块要先调伏,要先转化。

我们安住了、引导了以后,开始依止五戒的法门,来熏修我们的内心,产生调伏跟转化,从造罪的心转化成增上的善心,善良的心。为什么我们的改变要依止法门呢?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改造的能力。所以,三皈依最重要是皈依法。

而法,第一个最粗浅的基础的法,就是五戒的法门。你要透过五戒法的熏修,来产生一种调伏罪业,转化成善良的心,这是第一个工作。这就是动中修,生活的历练,依法修学,调伏内心,从一个邪恶的心转成善良的心。所以,理观是属于安住跟引导,事修偏重在调伏跟转化。理观带动事修,事修又加强理观,在心中产生一种善的循环,慢慢地我们的生命就能够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安乐。

佛陀的大智慧,他安排五戒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我们生命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

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 哪里个是...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

了解放逸的源头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

【佛教词典】一偈

(杂语)规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

【佛教词典】竺僧朗

晋代僧。又称竺法朗。京兆人。生卒年不详。年少出家,...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

【推荐】能开素食餐厅,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发现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高血脂、高血...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

生气是从嗔恨心发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时候,遇到受...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

1 打扫心灵 很多人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