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虚云老和尚  2020/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意。”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地云:“大义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说了什么呢?要用心体会圣人的指点。

我这业障鬼骗佛饭吃了数十年,还是摩头不得尾,现在又不能陪大家劳动,话也没有可说的,勉强应酬讲几句古人的话,摆摆闲谈。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中《辰时颂》曰:“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既然坐卧都是道,开田自然也是道。世法外无佛法,佛法与世法,无二无差别。佛法是体,世法是用。庄子也说“道在屎溺”,所以屙屎放尿都是道。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你们今日插秧,道就在你手上。坐卧是道,插秧也是道,低头就是回光返照。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

佛性如灯光,房子一灯光满,房内虽有千灯亦皆遍满,光光不相碍。宇宙山河,森罗万象,亦复如是,无所障碍。能回光返照见此性天,则六根清净,处处是道。

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一样,“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得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

但如何才能作得主呢?沩山老人说:“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今日插秧,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即无分别,无分别,就无障碍,食也不知其味了。

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精究《华严》,以《清凉疏钞》和《李长者论》文字浩繁,不便初学,乃从疏论中纂其要者,另辑成书。由于专心致志,不起分别念故,有一次侍者送点心来,置砚侧,师把墨作点心了也不知。侍者再至,见师唇黑,而点心犹在案上。这就是心无分别,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今天插秧,能不起分别心,不生烦恼心吗?若能,则与道相应,否则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长期在烦恼中过日子就苦了。烦恼即菩提,要自己领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瑜伽焰口》十二召请文

焰口是佛教传统的佛事仪式之一。瑜伽为印度语,意为相...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

【佛教词典】坐禅三昧法门经

(经名)二卷,僧伽罗刹造,秦罗什译。明治淫欲瞋恚等...

【佛教词典】计

计度之意。即以自己之妄心分别来推度判断事物之理。成...

跟着感觉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劝君早办修行路,莫为儿孙做马牛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

温馨漫画:母爱千千变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讣告|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庄严示寂

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于壬寅年...

智者的四句话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