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观察 善分别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当时,园中还有长发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身形都很高大。波斯匿王看到这些外道,便一一向外道们恭敬合掌地自我介绍。

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为何对长发、裸形及一衣这些外道如此恭敬呢?’波斯匿王回答:‘世尊!他们是最殊胜难得的阿罗汉啊!’佛告诉波斯匿王:‘你无法知道他们的心靠在哪里,又怎能判断他们是不是阿罗汉呢?如果经过长期相处,仔细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们。而是否持戒清净,也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愚痴之人就算和他们长久相处,也无法看清楚。再者,若是遇到他的父母、亲眷往生,也可从他们的反应中看出实际行持,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是很难明白了解的。如果遇到困厄、危难,为人逼迫杀害众生或和女人行淫,还能够不犯戒,才知道他们的道心、修持非常坚定。修行的程度,必须透过每个因缘的逐步观察,才知道他们的梵行是否清净。再者,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智者,一样需要有智慧才能够分别他们所说的真假!只有有智之人才可以在长期观察下,清楚明白地判断!’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欢喜赞叹:‘大智慧的世尊!如同佛所说,要长时间相处、观察,才能够知道是持戒清净、还是破戒之人。遇难缘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才知道他们是否道心坚固;听他们讲说议论,才能分别他们是凡是圣。这些要长久相处且有智者才能如实分别,愚痴之人是无法辨别,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妄下定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曾派遣使者至其他国家中,不但穿着当地服装,亦观察其风俗民情,经过八到十个月的时间,完成种种交代的事情回国后,这些使者的五欲烦恼和习气乃至行为,都和出使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并不会因为换了装扮而有不同,可见不能只凭相貌就妄作评断。由此得知,佛陀所说是真实不虚的道理!’波斯匿王又说:‘世尊!我虽已知这样的道理,但一看到他们的外相,还是会不懂得加以观察,立即恭敬起迎。’世尊便为大众说偈:

  ‘不以见色貌,而可观察知,

   若卒见人时,不可即便信。

   相貌似罗汉,实不摄诸根,

   形貌种种行,都不可分别。

   如似涂耳铛,亦复如涂钱,

   愚者谓是金,其内实是铜。

   如是诸人等,痴闇无所知,

   外相似贤善,内心实毒恶。

   行时多将从,表于贤胜者。’

比丘们听闻佛的开示,欢喜赞叹,并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我们是否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明知道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却往往在眼根对色尘的一刹那就有了成见、有了偏见?因此,修行唯有远离分别取舍,不起贪爱、执着、冤憎,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才能转识成智,如实了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

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

奶奶的往生纪实

奶奶出院了,康复得不错,精神状态很好,常给大家讲当...

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

杨震是东汉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汉末...

【佛教词典】灵山净土

灵山,全称灵鹫山,为释尊说法华经之会处。即谓灵鹫山...

【佛教词典】法应

(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证严法师:离欲、精进

何谓精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做任何事,必须专...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其实回头并不难

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