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大安法师  2012/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龙舒净土文》

净土法门的义理,有理有事,理事双备。论它的理是无限深邃的法界奥妙,但是它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的事相表达出来。它没有离开我们的见闻觉知和我们行住坐卧的日常行为。所以就像前面所说的净业三福,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心净则佛土净的正因是在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体现。那么从事相上来说,净土法门的修持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

你就用早上喝一杯茶那么短的时间都可以修行,不必要你一天到晚去念佛,这就是十念法门。十念法门首先来自于慈云忏主尊者,他立了十念法。十念法是根据《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来施设的。一个人能够有深信切愿,坚持每天念十口气佛号,终生不断,他也能往生。因为修持法门有九品往生,有不同层次的往生,所以不能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一切。工作很忙的人,每天就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修行也能往生。这么一个倡导,特别是在现代这种快节奏的时代当中劝勉一些众生来修行,是很好的一种下手方便。

如果你一下子就对他条件提得很高,一天一定要五个小时、六个小时来念佛,他肯定就害怕了。由于他要奔忙于事业,上有老,下有小,现在整个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政场就如同战场,哪有时间静下来修行?所以他可能就不想修行了。

这个十念法门,它有很不可思议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呢?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我们都是以意识的心在笼罩自己,都是这样的作用,这个作用就好像是黑暗的一间屋子,无量劫以来都是黑暗的。那么念佛呢,就好比黑暗的屋子里面点亮了一盏灯。千年暗室,一灯照亮。由于佛号是无量光,名号里面有无量光,这是法性的光,是佛光。我们用信愿来庄严这句佛号,马上我们能念的心光和所念佛号的光明,就在我们无明黑暗的心里有亮光了,有亮光就有智慧。

所以不能说这个屋子里面多少劫多少年都是黑暗,怎么一下就能照亮呢?确实十声佛号就能照亮。我们平时不知道自己打什么妄想,然而你念十口气透过佛号的光亮来看看,就知道自己的妄念是什么,就能激发我们阿赖耶识很多种子泛起来。如果念得清净,也能把我们多生多劫善的东西延续下来。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就是杀牛、宰马的人,他只要放下屠刀,也可以修行,深信切愿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

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愿

本人屡屡提出。说佛法犹如旃檀,片片皆香。举起一片之...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怎么理解这三种回向

回向有三种。 回己向他, 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其他...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佛教词典】羯磨十缘第七说欲清净

亦名:与欲应和、说欲清净 子题:与欲法、与欲唯除结界...

【佛教词典】该摄门

(术语)对于分相门而言。华严宗贤首之用语。一乘之外...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在行称赞如来的行愿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圣严法师《别再执著了》

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

退让的智慧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