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净界法师  2016/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的。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这么多法门,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五大类,就是五乘的修学法门。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修学重点,把它分成三大重点,就是你整个一生当中,从一种颠倒凡夫到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处理业力的问题。

我们在三界当中流转,会因为一念的颠倒,受到外境的刺激,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当然这些罪业,有些已经得果报了,那就没了;但是有些罪业并没有得果报,它是处在一种沉淀的状态。

但是不幸的是,我们今生有时候又去造作。今生造作杀盗淫妄,就会把过去已经沉淀在深海当中的这些所谓的业种子,又给激发出来,这个就要小心了!今生的业力再激发过去的业力,就形成一个强大的业力了。

很多净土宗的学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盲点——他完全不管业力,他说:”怕啥!带业往生呗。“这句话会害死你!古人对带业往生是有明确定义的,带业是带业种,你不能带现行!什么叫业种呢?就是这个业力毕竟是经过你忏悔对治以后,它是《楞严经》所说的一种沉淀下来的业力,它不能是一种活动很炽盛的现行,不可以!

我们过去因为一念的糊涂,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可以理解,生死凡夫呗。你没有学佛法,心中没有道理的支持,当然是跟着感觉走,所以你在学佛之前所造的罪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明白道理以后没有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不断地展转增盛,你就要小心了!业力最可怕的就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扛不住这么重大业力的刺激的,你扛不住的!

所以我们要往生的人,如果你有志于临终往生的话,在你生命还在的时候,你一定至少要有一次、两次、三次加行,好好地处理你业力的问题,因为你现在还来得及,你身体还健康,精神还在。

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些业力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业果不失。你房间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不扫除它,它不会自己消失掉。你只是念佛,想用佛号把它压住,那是如石压草。你要去忏悔,要去对治。你现在只是用佛号去压它,临命终你不一定压得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它会增长广大。因为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不想改变;你不忏悔,就意味着你念念地随喜;你没有忏悔,表示你内心没有反转,你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在跑,你很可能会造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你不断地去激发这个业力,到临命终的时候,你根本连提起正念的机会都没有。临终的时候,你看业力重的人,没有经过中阴身,直接到三恶道去了。

净土宗,我们必须要争取在阿弥陀佛现前之前,让自己的身心保持风平浪静。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已经是负担够重,内忧外患,即便没有业力的干扰,已经够你受了。你要失去你一生当中熟悉的人跟环境,你要面对一个不知道的未来,你的心中已经是压力够大,所以你没有必要再用这么大的业力来刺激你。

所以,我们志在往生的人,一定要为自己创造一个风平浪静的环境,才有助于提起正念,这是你要注意的。诸法因缘生,临终的环境是要你自己去规划,去布局的,它不会自然出现。所以我们透过不断忏悔、不断持戒,把重大的罪业一次一次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慢慢把它沉淀下来。

你不一定要把它完全忏干净,但起码必须把它忏成不增长业,这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在你的生命当中,不允许有重大的业力来主导你。除了你往生的力量以外,所有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你都必须要把它处理掉,让它变成一种没有得果报力量的不增长业。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为临终做好准备,把临终的障碍、临终的地雷清除干净,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今生不要再错过念佛往生的大好机缘

问: 弟子是医院离休的医务人员,虽是护士专业,但是从...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

人死后被问到的两个问题

卡特因为家庭拖累没有完成大学学业,没能实现当一个历...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佛教词典】頞湿缚羯拏

(界名)Asvakar?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译曰马耳...

【佛教词典】头首

禅林中,列于西序之主要职位,其职权在于统理大众。相...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

刹那 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

济群法师: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2009年的第一个上午,借复旦大学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