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弘一大师劝念佛

弘一大师  2019/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论是劝发愿往生净土还是劝念佛,无不殷切。本篇集合重要段落,与诸位共勉!

弘一大师劝念佛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为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为大错。

甲戌初夏大病说偈

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

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

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 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唯修人天教者,虽较易行,然报限人天,非是出世。故古今诸大善知识,尽力提倡“净土法门”,即前所说之佛法宗派大概中之“净土宗”。令无论习何教者,皆兼学此“净土法门”,即能获得最大之利益。“净土法门”虽随宜判为“一乘圆教”,但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即唯修人天教者亦可兼学,所谓“三根普被”也。

佛法学习初步

无论何人,皆应求生西方。即现在不应死者,暂免灾难,亦不能永久安乐。

娑婆苦。今生尚轻,前几生更苦;此次苦尚轻,以后更苦。故欲十分安全,不可专顾目前暂时,必须放开远大眼光求生西方也。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唯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岁月不居,衰老寝至。儿时知交,大半迁逝。墓门青草,巷口斜阳。人事无常,怆焉兴悲。……

为忆仁者滞情尘网,匪仰如来之慈力,宁脱忍域之苦轮。念佛一门,诚为精要矣。……

流光迈驰,瞬息来世,幸宜及早努力,毋致当来忧悔。

致李绍莲书

问:闻密宗学者云,若惟修净土法门,念念求生西方,即渐渐减短寿命,终致夭亡。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其说确乎?

答:自古以来,专修净土之人,多享大年,且有因念佛而延寿者。前说似难信也。又既已发心求生西方,即不须顾虑今生寿命长短,若顾虑者必难往生。人世长寿不过百年,西方则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智者权衡其间,当知所轻重矣。

净宗问辨

问:菩萨应常处娑婆,代诸众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灵芝疏主初出家时,亦尝坚持此见,轻谤净业。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祗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

净宗问辨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佛者觉也。觉了其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增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辛巳岁寒大开元寺结七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弘一大师文章列表

禅净能同时修吗

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净界法师:念佛法要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重点是念佛法要。我们希望...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佛教词典】饷供

(杂语)于佛前或灵前供食膳也。...

【佛教词典】华严释经十门

(名数)释华严经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大安法师:什么是根尘脱落和大光明境

问: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