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印光大师  2016/06/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汝祈我决,我与汝说其所以,汝可自决。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难得利益矣。(开示五则)

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念佛之人,各随己分。专念佛号亦好。兼诵经咒,并广修万行,亦好。但不可了无统绪,必须以念佛为主,为正行。余皆为宾,为助行。则善矣。否则如一屋散钱,皆不上串,不得受用。又如入海无指南针,无所适从矣。(复沈授人居士书)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合佛意。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馀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馀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在家居士,功课亦可照禅门朝暮功课做,亦可随自意立。如早晚专念弥陀经往生咒念佛,或早则专念大悲咒念佛,晚则念弥陀经往生咒念佛。或有持金刚经者亦可。然无论诵何经持何咒,皆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合修净业之宗旨。(复周智茂居士书)

大悲咒后四娑婆诃,乃流俗知见所讹传之语也,不可依从。(复马香瑞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问: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方法...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劝念观音菩萨圣号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

【佛教词典】五量

(名数)上四量加义准量。义准量者,若准于法之无我,...

【佛教词典】除遣修

【除遣修】 p0911   显扬十六卷二页云:八、除遣修。...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圣严法师《守心》

守心的本身是一种方法,是从制心、守一而产生的。五祖...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

观音菩萨作护法

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