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  2012/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请问这些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面对九法界众生所发的悲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在阿弥陀佛大愿海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无量寿经》中关于往生者的称谓,多是因顺其往生前的身份,以及生到极乐净土断惑的程度而建立。比如国中天人,是指往生之前在天道、人道里信愿念佛的带业往生者,所以就称为国中天人。国中声闻,是指他方世界信愿持名、伏断见思惑的往生者,或如舍利弗、大目犍连等阿罗汉,闻信净土法门,回小向大的往生者。国中菩萨,是指他方世界破无明的法身大士(类等圆教三贤十地位)往生者。《无量寿经》所述,如是国中天人、声闻、菩萨数量甚多,非算数譬喻所能知。这些往生者往生前的身份、资质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一经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得到不退转地,平等、速疾地圆成大乘佛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画传

一、年少出家,广学经论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问: 临终助念遇到一件颇有争议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

【佛教词典】异生性

凡夫之性,系指见惑的烦恼种子而言。俱舍论说:云何异...

【佛教词典】车梯回转

亦名:车梯回转 资持记·释释相篇:“车梯回转者,论云...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这只鹅能听闻到佛法,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

这个世界的苦难很多,一般说是有八种,就是你遇不著佛...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