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安法师  2015/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造了恶业,临终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那我就放心了,我就可以也什么恶都能造了,反正也能往生。不是这个样子,这要正确理解。

这个恶人临命终时能遇到善知识,这是万中难得一二,这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如果你没有善根,你临终只是被这种身心的苦恼、地狱的境界的恐怖完全给淹没掉了,你哪能遇到善知识跟你讲净土法门?或者你一听就能相信,一相信就能拼命去念,这种人比例不高的。

所以不能抱侥幸心理。于是我们现在闻到净土法门,就得老实地信愿念佛,在信愿行上加大功夫,而且念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是无量劫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尽形寿一百年来念佛求生净土,在整个轮回的时空里面来看,也只不过是须臾间、弹指间而已。你不能去抱侥幸心理。

这个下品下生章、下品中生章是在体现着阿弥陀佛最极的慈悲,但你不能把这个慈悲作为自己放逸和造恶的一个借口,一个挡箭牌。本来是醍醐,在你这里一错会,就成了毒药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佛教词典】缺漏

(术语)戒如堤防,以防比丘之过,因而不守戒谓为缺。...

【佛教词典】大觉地

【大觉地】 p0240 佛地经论三卷二页云:二由摄者:谓摄...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

从心的牢狱里解脱出来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

问: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推荐】圆泽禅师的轮回故事

在唐朝时,有个居士李源,他父亲因为安史之乱,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