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净界法师  2020/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因为我们必须在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的状态,然后把佛号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感应道交。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虽然念佛,但是内心产生了贪念,产生了颠倒,这样就没办法往生。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往生与否,除了念佛以外,你内心那种正念的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那么,从这样的目标来看,我们平常的修学,除了念佛以外,这个调伏烦恼就变成非常重要。从净土宗的修学者来看,我们可以把调伏烦恼分成三种人:

一种是强力压制的修学者。就是我们有烦恼,但没关系,我们安住在佛号,透过对佛号专注的念力来调伏我们的烦恼,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当然,刚开始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样子只是在事相上的专注的“止”,没有观行,这样会有问题。

因为你这个烦恼是无始劫熏习所成,所以它是一个很熟悉的强大的势力;我们念佛法门是今生才修学,很生疏的,你怎么去抗拒烦恼呢?你作不了主的。所以古人说,在事相上修学是修道多辛苦,你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效果并不好。所以这个强力的压制,刚开始是可以,但是不是一个究竟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善巧对治。这个人慢慢地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观察我们心是生灭变化的,所以从无常无我的观照当中开始去对治它,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那么这种方法当然比第一个好多了,它有理观的成分。

但是从《楞严经》的角度,从圆顿止观来看,这样的对治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因为我们只知道从烦恼的作用、从烦恼的枝末上对治,我们不知道烦恼的“根”在哪里。就是这个草你把它除过以后,下过雨以后,经过几天,它又长出来了,效果也不好。

第三种是从根本上拔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在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们处理的方式是不同。要以本经来说,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所以我希望我们修《楞严经》的人,遇到烦恼你要逆向操作,你不要跟着它走,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你要照这个烦恼的“根”。烦恼,

因为它是一个没有根本的东西,所以你一照它,它就怕了。你要顺着它走,它的势力就越来越大。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个答案: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烦恼是没有自体的,它只是清净的本性中显现的一个假相,一种如梦如幻的假相而已。

所以,当我们能够正念真如的时候,再把佛号提起来,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断”烦恼,叫做“转”念念佛。先用正念真如的止观,来照见烦恼的体性是毕竟空的,然后再用佛号把烦恼转到佛号去。就是一个“转”字,你连断都不要断,因为它不真实。

所以这个就是后来历代祖师所强调的禅净双修,先用禅观的力量把烦恼的根照破,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把这个烦恼的势力转过来。从根本上的破坏,从作用上的转变。

所以这个大家要体会一下。我们待会讲到〈念佛圆通章〉、讲到“耳根圆通”的时候,这怎么样能够会通,怎么禅净双修,这个详细的观念我们到那个地方再详细地说明。

总而言之,本经的禅观,是有助于我们达到临终的正念,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之因缘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对照一下,这五种烦恼有没有

再看烦恼浊。烦恼浊,前面讲是见惑,烦恼浊就是思惑。...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佛教词典】菩萨二心

指大慈心与大悲心,为菩萨所具有之二心,即:(一)大慈...

【佛教词典】伊吾

(地名)在新疆之东北端。现今为哈密之地也。约隔二百...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莲池大师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师亦曾偈赞莲祖:世竞贵奇特,师专守平常。人...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达摩大师:息诤论

夫法身至寂,近远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测。虚融妙体...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