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悲与爱

2010/07/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现了无量劫的慈悲与爱。

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名一切施王。他仁慈博爱,是个行菩萨道的大悲之王。正是因为他无私的慈悲与爱,远近国度的人民都很敬仰他。

这事传到了邻国一个国王的耳朵里,这个国王是个暴君。他听到人们赞美一切施王,不相信一切施王的慈悲与爱,也很不服气,所以决定攻打一切施王的国度并占领他的江山。

一切施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迎战准备。大臣们很不理解,就去祈情一切施王告知他们为何不迎战。一切施王说:“为了我个人的权利、地位、名誉,我不会去理会这种纠纷,我也不愿我的子民为了我个人而作无谓的牺牲。人在世一天,所食不过数升,所住也不过几尺,何必为了身外之物去劳思费神?邻国的君王来了,我双手把城池奉送给他,只要不伤害百姓就行。”就在这天晚上,一切施王留下授印,换上便装,一个人悄悄地离城出走了。

第二天,邻国暴君带着军队长驱直入,没伤一兵一箤,就取得了一切施王的江山。但他并不满足,一方面,他以为一切施王只是个徒负虚名的懦夫而已,一方面,他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因此,他下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

此时,在路上流亡的一切施王遇到了邻国的一个小孩,向他打听怎么样才能找到仁慈的一切施王。仁王问小孩为什么要找一切施王,小孩说:“我是邻国的婆罗门子,幼年丧父,与母亲和姐姐同住,因贫穷而过得很苦。因此,母亲让我来祈求仁王布施我们财富。”一切施王说:“我就是你要找的人,但我现在已不是国王,不能给你财富了。新国王在重金悬赏我,你可以把我杀了,割下我的头去献给新国王,你就有财富了。”小孩不敢杀仁王,仁王说:“这样,你把我绑起来,我们一起回去,你再把我交给新国王也一样。”

仁王的子民们还在平安的生活着,看到自己爱戴的国王被人绑着送回来,悲痛万分,有的甚至哭晕了过去。到了王宫,大臣们看见仁王回来,纷纷扑到在地悲泣,其声及其悲惨。

暴王不解地问道:“你们为什么都这样悲伤呢?”大臣们说:“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这位仁王,为了臣民放弃了自己的江山,现在又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而他自己一点怨恨、懊恼都没有,他实在是太慈悲、伟大了,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

暴王又问小孩为什么要把仁王绑缚送来,小孩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暴王。

泪水象断线的珍珠般从暴王的眼眶里滚了下来,他命令大臣解开仁王的束缚,请仁王沐浴更衣,将授印还给仁王,跪倒地面,对仁王说:“我久闻大王盛名,因不服气,才来攻打您的国度。谁知来到这里,并未费一兵一箤,我怀疑您只是徒负虚名而已。直到今天,才算真正看到了您的德行。请原谅我是个愚痴小人,从今后我愿听从您的领导,使我不再走错路线。”

一切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身,暴王即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之前身,邻国小孩就是后来屡次设计阻碍、陷害佛陀的提婆达多。佛陀曾对弟子们说:“提婆达多的恩赐,成就了我的六波罗密、三十二相、十种佛力、圆满一切功德。提婆是我的善知识,亦是我的好良伴。”后来,提婆达多堕入地狱,是佛陀把他救了出来。

真正的修行人,会在感恩一切的心态中,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化作自己成长的财富。只有愚人才会把周围的一切变成自己下地狱的陷阱。

武力和敌对并不能真正降伏人,唯有道德才能真正感化人。

接纳人性的丑陋,坚信本性的美,永不放弃用慈悲与爱去感化一切,让人们从苦海中自省、回头。这,就是觉者的修为,也是觉者的布施。

只有放下才能令心量无限扩展,最终才会心包太虚,量洲沙界。一切皆融于一心: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两个来自不同地方、背景...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可怜那条被钓的鱼,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

心律法师: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来关于明星分手的传闻不少,其实说起来,明星离婚,...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

【佛教词典】同品定有性

梵语 sapakse sattvam。因明用语。因(理由)三相之一...

【佛教词典】小五条

(衣服)五条袈裟之小者。禅家之挂络是也。...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

贿赂阎王

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修行者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