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蕅益大师  2021/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或父母师长,或子孙眷属,无量缠绕,阻断良缘,空具信慕,莫遂雅怀。

及至得无障难者,反或信慕浮浅,衣衫不整,触手捉经,如措大对举业相似。又复惟记名言,专喜贴句,依文解义,甘为三世佛冤,钓利沽名,永背一乘出要。不惟入宝山而空手便回,正恐失袈裟而万劫难复。好因缘是恶因缘,此之谓也,岂不痛哉?

然翻手覆手,本无二手,切勿因噎废饭,便谓离了讲社,方可修行。须知如来说教,诸祖弘经,并是开众生眼目,作劫浊津梁。若不向此中著眼,便是盲修瞎炼。

今欲不犯末世恶习,不负往因现缘,第一要信得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本无差别,不生退怯。第二要仰企诸佛,惭愧己灵,句句会归自身,不可说食数宝。第三要虚心乐善,凡同会中稍有长者,皆师之友之。第四要悲愍一切,凡相知者,可以此意相儆,不惜苦口。第五要恕人厚己,凡同会中有不如法者,生哀怜心,勿见其过。

应识破近时学者,有二大病:一者见他人放逸,生随流心;二者见他放逸,生憍慢心。虽清浊稍殊,增长生死则一,甚可惧也!

惟贤契品格淳厚,机缘顺适,诚夙有灵苗,方堪如此。自利利他,不卜可知,聊尽刍荛以益明圣耳。水林德輶诸公并社中同心者,皆可以此柬似之;余不同调者,则不必增其障嫉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

【佛教词典】精明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

【佛教词典】无寻无伺法

【无寻无伺法】 p107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无伺...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国神祇恒河水边时,世尊...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功课还没做完,可以明天再补吗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修行为什么要不间断呢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

无形的七种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希望发财,所谓向钱看已成为社会风气。其...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