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蕅益大师  2021/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讨甚自性弥陀,只此岂属心外?

光明寿量无伦匹,慈眼悲心彻底呈。

只手长舒尘点劫,一般也是惜儿情。

观常作佛,佛常在观。心想遍知,同条共贯。

如来法界藏身,遍入众生心想。

譬如月印千江,一切有目同仰。

若欲离此觅真,何异舍声索响。

总云者个便是,依旧无端成两。

极乐大圣,法界医王。入慈悲定,放智慧光。

尽未来际,恒照十方。众生念者,摄取不忘。

以如幻力,应物现色。妄想稠林,相好百亿。

即影即真,不二不忒。嗟彼生盲,觌面弗识。

别觅玄机,翻堕见惑。我今稽首,满月万德。

愿共含灵,归安养国。

稽首弘愿四十八, 一一愿光不可尽。

果彻因源恒度生,莲华国土如明镜。

睹影闻名创发心,顿入宝王三昧印。

但勤瞻礼莫辞劳,纸墨元同法界性。

缘生当体空假中,四德三身不别并。

况复澄空月正圆,心水澄清月自映。

两朵莲华足底安,一双空手悲心切。

觌面相逢法界身,虚空大地流鲜血。

诸佛正遍知海,不离众生心想。

是故眼见耳闻,尽是弥陀声像。

痴人舍此别求,唤作法身向上。

谁知弃有觅空,一体无端成两。

若知两既不存,毕竟一何须尚。

炽然礼拜称名,即是超方伎俩。

稽首西方须摩提,无量清净平等觉。

乘于六八大愿轮,示现八万四千相。

相有八万四千好,好有八万四千光。

一一光中照法界,普摄念佛诸有情。

犹如慈母念一子,是故入此三昧王。

名为普现一切相。

画师承此三昧力,纸笔为缘妙相生。

此相即是因缘生,生即无生具三谛。

三谛三身既宛然,四德应知无缺减。

所礼既即谛与德,能礼应知即止观。

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性空寂。

稽首如空无所依,是即自性无量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记者: 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

大安法师《执持佛号,秘诀神丹》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按选佛谱分十五门,第十四、净土横超门,明四土九品位...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佛教词典】近观

【近观】 p0819   法蕴足论二卷十一页云:言近观者:...

【佛教词典】清净识

【清净识】 第九庵摩罗识,旧译清净识。...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爱惜每一分的光阴

【原文】 古谓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犯杀戒的过失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

哭有什么用,认真念佛才是

遂钦比丘尼的往生故事...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