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蕅益大师  2023/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按选佛谱分十五门,第十四、净土横超门,明四土九品位次,至为简要,故今录入。

谱曰佛土有四:

一者、凡圣同居土:若是五浊重者所感,则杂有四恶趣苦,名之为秽;如娑婆世界等。若复五浊轻者所感,则纯是人天善侣,名之为净;如西方极乐等。

二者、方便有余土:若从析空拙度得生,则沈空滞寂,名之为秽。若从体空巧度得生,则见佛闻法,名之为净。

三者、实报庄严土:若从次第三观所感,则虽证道同圆,而无明习重,智慧稍钝,名之为秽。若从一心三观所成,则虽法界无别,而无明习轻,智慧猛利,名之为净。

四者、常寂光土:若约别教,则仅断十二品无明所显,未尽法源,名之为秽。若约圆教,则是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所显,究尽体性,名之为净。

然此四土,有竖、有横:若以自修行力,断尽见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断尽尘沙,兼破无明,方出同居、方便、而入实报;断尽无明,方出同居、方便、实报,而入寂光;即名为竖。若仗阿弥陀佛愿力,未断见思,即能出娑婆秽,生极乐净;即生极乐,即于彼土得证方便、实报、寂光,三种净土;不必舍身受身,然后证入,故名为横也。

约四教分别者:藏教析空观成,出同居秽,入方便秽;不能生同居净,况生方便净耶?通教体空观成,出同居秽,入方便净;然不能于未断惑前生同居净。别教知有他方佛国,十信位中,若能发愿往生,即生同居净土;若不发愿,仍不得生。十住、行、向,能生方便净土。十地、等觉,仅能生实报秽。教道妙觉,仅能证寂光秽。圆教五品观位,若能发愿,任运感同居净土中三品生;若不发愿,则未必生。圆十信位,若能发愿,任运成同居土上三品生;即便横证方便净土;既悟无生,亦即横证实报、寂光,二种净土。若不发愿,须至七信,方任运生方便净土。唯初住以上,无论发愿与否,任运分证实报寂光两种净土耳。是故设依自修行力,则四教并名竖入。唯依阿弥陀佛愿力,始可横超也。

问:十恶猛心,人天小善,苟能忏悔,回向发愿,皆得往生极乐世界。何谓藏通二教不生西方?

答: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字故。若得闻我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忏悔回向发愿往生,即属别圆二教所摄机故。

问:圆教法门,不纵不横;何得亦名竖入?

答:不纵不横,乃约所诠理谛,并称理所修妙观言耳。至如六即辨位,分毫不滥;岂非竖义?故唯净土方得名横超也。

问:藏通二教既不得生,何故彼土仍有证小果者?

答:往生论中,曾辨此义。谓由临终心回发大乘愿,方得生彼。既生彼已,阿弥陀佛顺其小习,为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法,令其即证小果;旋即回心入大乘法。不同此土定性声闻。故曰‘二乘种不生\’也。思之。

净土疑城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佛告弥勒:若有堕于疑悔,种诸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不思议智,无等智,威德智,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能出现。于五百岁,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不得供养奉事诸佛;不得问于菩萨法藏;远离一切殊胜善根。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当知疑惑为大损害。’由此观之,即是信他而不信自;未开圆解,但持佛名以种善根之所致也。然亦永离退缘,远胜非非想处多矣。故一遇佛,即得见佛闻法,证入别圆诸位也。

凡圣同居净土

下品下生——准十六观经,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莲华开已,闻法欢喜,即发菩提之心,是登发心住也。

下品中生——经于六劫,莲华乃敷。闻说大乘甚深经典,应时即发无上道心,亦是登发心住也。

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华乃敷。闻说甚深十二部经,信解发心,为初发心住。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小初地。即登欢喜地也。

中品下生——经七日已,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即登见地。以净土既无定性声闻,必应呼见地为初果也。过一小劫,成阿罗汉。登已辨地。

中品中生——七日华敷,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即登见地。经半劫已,成阿罗汉。亦登已办地矣。

中品上生——临命终时,见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莲华寻开。闻叹四谛,即得阿罗汉道。亦登已办地。从此增进,便得横超实报净也。

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三七日后,乃了了见,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从此增进,亦可例知。

上品中生——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经于七日,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即证圆信。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圆住也。

上品上生——如弹指顷,往生彼国;见佛闻法,悟无生忍。于诸佛前,次第受记。即证圆十住也。或从此即证寂光上上品者,至圆至顿,不思议故。

方便有余净土

方便有余土,乃是修方便道三乘所居。故大智度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一切声闻缘觉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若统论生方便土,共有九人:一者、藏教第四果。二者、藏教辟支果。是人虽生灭度之想,自谓永入无余涅槃;不知已受变易生死之身。但以沈空滞寂,如醉如痴。直使三昧酒消,然后从禅定觉。是名方便秽土也。(智论用对同居,故亦名净。此就方便分别,自有净秽。)三者、通教已办声闻。四者、通教辟支佛地。五者、通教七地菩萨智增上者。(若非增上,则誓扶习气,受三界身,不出三界故。)六者、别教七住以上菩萨。七者、十行菩萨。八者、十回向菩萨。九者、圆教七信以上菩萨,三界惑尽,若非大悲增上誓力,必皆生在方便净土之中。就此七人,亦得分为九品。故幽溪选佛图中,乃与实报寂光皆详列之。今谓:净土及圆教,并是顿超直入法门;故唯同居净土,依凭十六观经,而列九品。上三净土,皆但总列一名而已。况同居上品,已属圆信所生,即与方便净土无别也。

实报庄严净土

实报净土,约修德所感称实果报言之。谓:色心无碍,身土难思;毛孔遍含刹海,十世不离刹那。此亦可分九品:初发心住,为下下品;乃至完竟妙觉,为上上品。

常寂光净土

寂光净土,约修德所显真实法性言之。谓:如智不二,依正圆融;真俗两忘,自他不二。尘尘罔非法界,念念贯彻古今。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三德秘藏,不纵不横。具足常乐我净,回超四句百非。然亦可分九品:初发心住所证,为下下品;乃至究竟妙觉所证,为上上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一心四种净土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净土见解,是叫做一心四种净土。...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佛教词典】缘起门

【缘起门】 p1300 瑜伽九卷十六页云:缘起门云何?谓依...

【佛教词典】声闻三释

(术语)大乘义章十七本云:声闻之名义,泛解有三:一...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祭拜祖先很重要吗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