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2016/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灭除苦恼(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苦恼难)逼迫外身,名苦;逼迫内心,名恼。菩萨不自观世间之音声,只观能观者是谁,所以智光不外照,不随声尘所起知见,没有虚妄,一切真寂,所以不受苦恼。因此,受苦众生,但能一心称菩萨名,菩萨则观其称念音声,寻声救苦,令其即得解脱苦恼,是为苦恼无畏。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灭除火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大火难)知见旋复者,在心名叫“知”,在眼叫做“见”;“知”、“见”之性热,则属于火。众生执着知见,而菩萨则能旋转知见,回复真空,复归自性之真知真见,心体内寂,内见觉之火既息,而外间一切果报大火,恶业大火,烦恼大火,都不能烧,此即大士以自证之力加被众生,故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则大火难无畏矣。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灭除水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大水难)观听旋复者,“观”和“听”之性动,闻根是属于水,与一切水性相通,虚明湛寂,菩萨能够旋转观听,以复真空,闻业既除,所以水不能溺。是大士以自证之力加被众生,使众生之果报水、恶业水、烦恼水,一切都不能溺,灭除九界妄水,而登佛彼岸,是故大水难无畏。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脱除鬼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恶鬼及罗剎鬼国难)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妄想既灭,心无杀害念,完全超越鬼神的心理行为。若众生法自在,菩萨观机逗教为菩萨众生说辩才被逗设使众生入于罗剎鬼国,鬼亦不能害,如此则无畏罗剎恶鬼矣。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脱除刑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刀兵刑具难)熏闻成闻者,是菩萨反闻自性,本觉内熏,返妄闻而归真闻,耳根既返源,六根同时清净。六根害人,与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消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尘听闻之性。菩萨以此不动不坏的根本加被众生,众生临当被害,恭敬称念菩萨,则刀刃所加,段段折坏,纵然其刀不坏,其身亦无所损,犹如以刀割水,水无断痕,如风吹光,光不息灭,自然无畏刀兵刑罚之难矣。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脱除祟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鬼祟难)药叉(又名轻捷,食人之男鬼);罗剎(又名可畏,食人之女鬼)。人尸若臭,可以咒养令其新鲜而后食,属北方天王管辖。鸠盘茶(魇魅鬼),能魇魅于人,属南方增长天王管辖。毗舍(噉精气鬼),能噉人及五谷之精气,乃东方持国天王管辖。富单那(热病鬼),乃西方广目天王管辖。其余诸鬼,性皆幽暗。菩萨闻熏功深,达到极至时,本元真精,晶莹发光,明照法界,譬如烈日,幽暗即消;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自不能视,则诸鬼难亦无畏矣。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脱除囚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枷锁难)音性圆销者,是当返闻时,音声动静二性,了然不生,观听返入,根尘双灭,如是内无所系,外无所拘束,是谓受虚妄声尘系缚,菩萨以此妙力加被众生,遇难人民,若能一心称念圣号,即成感应,禁系枷锁,(在颈名枷,练脚名锁)都不能着其身,自然而脱,此为枷锁难无畏矣。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脱除贼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贼难)灭音圆闻者,即菩萨反闻入流时,灭音而解脱声尘的结缚,反闻而圆证根性,外没有敌对,皆融于一心,故能遍生慈力,菩萨以此修行力,大利众生,令彼得乐,是故众生能志心称念圣号,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惨心毒人者,悉化慈悲眷属,是为劫贼难无畏。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离贪(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贪毒难)、瞋、痴,名为三时,能毒害法身慧命,甚可怖畏。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者,是菩萨因熏闻而离声尘,不被色尘所劫,六尘结缚齐解,随色现色,不为色所劫持,如镜现影,如水现形,能使一切性多淫念之人,远离贪爱欲乐。是以言三毒无畏者,非纵恶无所畏,乃由持菩萨名离毒,是为无畏。又贪瞋痴是三涂因,多贪众生堕地狱;多瞋众生堕饿鬼;多痴则堕畜生,故应常念观世音菩萨以消灭三毒。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离瞋(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瞋毒难)纯音无尘是纯一清净的闻音妙性,没有所对的声尘,外无所对之境,内也没有能对的根,根与境圆融一体;瞋怒生于拂逆敌对,既绝对待,瞋恚自无从而生。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菩萨以自证的无瞋妙力,使心怀忿恨的众生,仗慈风扫除恚热,离诸瞋恚,自可无畏矣。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离痴(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痴毒难)妄尘所蔽,无明所障,名之为痴。具足见惑为昏;具足思惑为钝;具足无明为性障。消尘旋明者,谓菩萨消除所缘之妄尘,旋复自性之本明,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所以外之法界、内之身心,犹如琉璃宝,洞然朗照,内外明彻,无所障碍,菩萨以此自证之大智妙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无善心之昏迷愚痴众生远离痴暗钝愚。阿颠迦,又名无善心,痴之最重也。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以正念而袪邪执,仗智日以破昏蒙,便得永离痴暗,则痴毒可无畏矣。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应求男(此段说菩萨应众生求男愿)世人如无儿子,必生三畏。一畏年老无人照料;二畏后事无人办理;三畏宗嗣无人继承,香灯断绝,由此三畏故必求生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为满众生所愿,化四大假合的幻形,归返一真的闻性,浑身成一圆融清净宝觉,不动道场而涉入世间,随类现身,依理成事,又不破坏世间之假相,能遍至十方,供养微尘诸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而能绍继法王,有男子之道,故能感而生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以这种福慧妙力加被众生,能令法界无子众生,生德福智慧之男,此则为求男无畏矣。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应求女(此段说菩萨应众生求女愿)古德云: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菩萨六根圆通,明照无二,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以此承顺法门,受领无失。承顺即坤仪柔德,有女子之道,故能感而生女。果能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菩萨以此自在妙力加被众生,能令法界无女之众生得端正福德柔顺之女,是为求女无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持名得福(此段说持名菩萨施无畏)众生有以但持观世音菩萨名,不持诸菩萨名者,恐一名不及多名而生怖畏。此三千大千世界(指娑婆世界)百亿须弥山、有一百亿日月、有一百亿四天下、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之多的法王子,住三界六道之内,随类化身,亲作式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的根性,以方便智,用各种权宜方法,善巧教化。观音菩萨得真圆通,能使求福众生持彼名号,就等同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名及持无数菩萨名号一样,是为持名无畏。

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救三灾(火、水、风)脱四难(难、鬼难、囚难、贼难)离三毒(贪、瞋、痴)应二求(求男、求女)持名得福。由斯十二大愿,演变为十四种无畏力施于众生。称观世音菩萨圣号,更可解脱其他地狱、饿鬼、畜生、生老病死、毒龙恶兽、咒诅毒药、怖畏军阵、苦恼死厄等难。持菩萨名号,能得如斯多之利益,众生何其愚昧而不行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

玄奘法师取经成功的两件法宝

玄奘法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庙子里碰到一个...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

如何息灭心中火

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是先救火,还是放着燃烧的房...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

【佛教词典】甲马

民间在纸上画神、佛之像而祭烧之,称为甲马。天香楼偶...

【佛教词典】无心道人

(杂语)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三世诸...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黄金?是钻石?当战争...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

良友目犍连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