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净界法师  2020/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定的轨则,你今生会快乐,你今生会痛苦,都有一定的道理,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奇妙出现的,绝对不可能,生命是有章法的。那么这个规则的第一个就是因果的规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道因缘观。

这个因缘观,如果我们从粗浅的角度,从因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由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因为他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念珠,就像拨念珠一样,你一百零八颗念珠,虽然相续但是变化,没有两个念珠完全一样的。

所以从外面的角度来看,从表层的因果思想,人生是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先预先把大乘的思想把它跟因果结合,就是法法销归心性,那就不一样了。

大乘的因果思想,它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看。所以你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你看到的因果,就像藕益大师说的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人生就是一刹那的思想,念头而已,这个念头对望过去,它是个结果,因为你前生造了很多业力,造了很多思想,这个业力跟思想的结合,形成你这个妄想。所以这个现前一念的思想,对望过去,它是一个结果,但是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因地,你可以改变它,你可以主导它,你可以调伏它,在它没有表现出来之前,都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你说人生是无奈,也对,人生有一半是无奈的,因为我们要继承过去的业力跟思想,这个我们是跑不掉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一定要继承你的过去。但是你说人生充满了希望,也对,因为你现在可以改变。在它没有出现之前你都有希望,在临终之前你都有希望,你可以主导你的思想,往好的方向走,往坏的方向走,你还有机会,因为它有变化的一面。

所以天台宗它安立一个观心法门,就是说你想要了解你自己,你看你的念头的流动,其实你的心的流动就像水流,你只要向内看你就一定知道你的过去,你也一定知道你的现在,你也一定可以规划你的未来,你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你一念的心中。这个就是我们后面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思想,我们预先把它做一个结合,就是说你什么事情会归到心性,那人生就是整体,没有片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佛教词典】十念血脉

以人体之血脉相连比喻师资(师徒)之法门相承。故师资...

【佛教词典】注释书

指注解典籍之书。于南传佛教巴利三藏中,律藏之经分别...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用忍辱换来了和平

印光大师小时候,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戏酬谢神祗...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