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净界法师  2025/03/14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如是展转相续,形成有情众生之业果相续,此中有三法,二重因果之别。

所以也就是说呢,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诸法现行,就是从前世的种子变成今生的果报的受用,然后再由今生的造业,再熏成一个新的种子去得果报,所以前世今生跟来世就构成一种业果的相续。这当中有三个次序,三种次第。到底因果相续是经过哪三个阶段呢?第一个种子生现行,第二个现行熏种子,第三个种子生种子。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种子生现行,谓八识诸善不善种子,众缘合时,能生起各自果法,名种子生现行。

二、现行熏种子,由此现行果法,于生起刹那,再熏习各自种子于第八识中,名现行熏种子。

三、种子生种子,由前念旧种子,引生后念新种子,自类相续,犹如川流,是名种子生种子。

这三个阶段形成业果的相续,我们先解释然后我们再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看业果之所以相续,第一个条件因为种子生起现行。就是第八识当中我们过去生的善恶业力的种子在因缘和合的时候生起今生的五蕴的身心的果法,叫种子起现行,就是前世创造了今生,这叫种子起现行。这个地方也没有错,这个地方问题也不大,业力变现果报,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现行熏种子。由今生的果法我们生起了分别、执着。你今生活的快乐、你今生活的痛苦都不怪你,那是前生的你造成的,但是你问题出在哪里呢?你面对快乐痛苦的时候,你不能去攀缘它、执着它,问题出在这里。

当你去攀缘今生的快乐跟痛苦的时候,好了,你今生又跟来生做连结了,又熏起一种新的生死业力种子,叫现行熏种子。就是你面对人事的因果的时候,你仁者心动,你动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分别跟第七意识的执着就使令这个种子生种子,就使令这个种子开始活络起来。种子本来就应该让它沉淀,净土宗的人最可怕的就是搅动种子!你不能搅动它,种子它本来是睡眠状态,你不能去刺激它,让它活动。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种子生种子,由前念的种子引生后念的种子,自类相续,犹如川流,名为种子生种子。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轮回呢?就是你把这个生死的种子,把它激发起来了,它本来睡觉睡得好好地,你把它唤醒了,你唤醒了生死业力的种子,让你自己来生再得果报。

所以我们的攀缘执着在唯识学上说你产生了两个作用:第一个发业,第二个润生。你去执着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很可能造业,因为发动身口意,因为你的分别执着,很可能你一开始本来是仁者心动,到最后变行动,心动变成行动。

所以你的妄想执着如果不停止的话,第一个很容易造业,但是最可怕还不在这里,最可怕来自于润生。因为你第六意识在执着的时候,它会激发其它的生死业力,让你的生死业力活动起来,这就糟了,这跟往生是背道而驰的。往生的人必须做一件事情,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让它沉淀下来,你必须让你的生死业力,全部沉淀到大海的底层去,你必须做这件事情。现在刚好反其道而行,种子生种子。所以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生死业力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还是用九页的附表来说明:

这个地方牵涉到三世二重因果,过去世跟今生一重因果,今生到来生一重因果。诸位,过去生到今生,我说过问题不在这儿,但是我们要了解,首先我们看过去生是怎么释放业力的。这个我们刚刚讲过了,首先第八识释放业力,异熟能变;第二个第七意识产生我法二执,你在因果当中,创造一个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然后第六意识再去分别,然后产生了感受,到这里你的果报已经受完了。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这个感受,它本来是快乐跟痛苦,它又会回来刺激,前面是由上往下,现在我们看由下往上,这个感受又去刺激第六意识。这个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了,第六识是关键了,你面对人事的时候,有些是如意的感受,这个叫做快乐;有些感受对这个自我概念是违背的,就不如你自我意识的,叫做痛苦。

不管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它刺激第六意识的时候,它有两种可能:第一个触动你的地雷,触动你的烦恼,你产生不如理作意,糟了!第六意识一旦不如理作意,它一定启发第七意识的执着,一定的。

所以我们在造业的时候,是先有分别再有执着,在受果报的时候,是先有执着再有分别。所以我们没有选择权,第六意识没有选择权,因为第六意识是受第七意识影响,受果报的时候是先有第七意识,才有第六意识,所以第六意识是很被动的。但是造业你有选择,你是先分别再执着,第六意识是中性的,它是自由的它是自由意志,但是你要是带动了烦恼,虚妄分别的时候,第六意识它肯定触动第七意识的执取,然后就激发了第八识的业力了,这是第一种情况,由快乐痛苦的感受刺激到你的烦恼的活动。

第二种由快乐跟痛苦的感受,结果激发你的善根,这个最好,激发你的空正见,激发你的出离心、菩提心、往生的愿力,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对第七意识是一种调伏的状态,然后它就不再刺激第八识的业力,相反的它会让第八识的业力沉淀下来。

所以诸位知道这个关键在第几意识吗?对了,第六意识是你唯一可以操作的希望。因为第七意识,你根本就拿它没办法,第八识也不归你管,前五识的快乐痛苦也不归你管,那是前生的业力,你要快乐痛苦也是业力决定的,所以我们现在能够操控的就是第六意识了。

唯识学概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

【佛教词典】四种护摩

(名数)一,息灾法,梵名扇底迦?antika,为息恶难者。...

【佛教词典】活人剑

(杂语)以剑譬智谓复活真性之机用也。景德传灯录十六...

【视频】慧律法师《为何平常要观照知足》

慧律法师《为何平常要观照知足》

【视频】大安法师《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能往生吗》

【视频】《玄奘大师传》有声书

《玄奘大师传》有声书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

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