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2013/0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都是环境或别人对自己不好,所以想借着换个环境,或结交新的朋友,来改变尴尬的处境。但是人们很少反省自己,人际关系的不顺畅或工作上的不如意,究竟是自己的因素还是别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如果原因是出自本身的话,唯有改变自己的某些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否则,不断地转换工作或认识新朋友只能是对生命的浪费,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裨益。

保持良好的心态会使人在困境中找到希望

任何时候都是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创造快乐的最佳时机,生活得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保持良好的心态会使人们在任何困难中都能找到值得庆幸的地方,并且将绝望转变成希望。

生命的幸福在于心灵如何对应生活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活自己喜欢的活法 就是最好的生活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别人看着自然,自己活的别扭;自己活的自然,别人看着别扭又是一种。在这个世界上,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的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心中若无闲事挂碍 日日是好日

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正如诗云: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人与人之间不总是和谐 但也绝不永远对立

人与人之间不总是和谐,但也绝不是永远对立,那么为什么不试着去谋求双赢?人生苦短,每个人都不容易,有交集才会精彩。相逢是前世修来的缘,大家同坐一条船,拥挤总是难免,立足之地不过尺许,让他几分又何妨?纵然是不小心碰着了点,就不能相逢一笑,尽皆释然?

机会是在放弃后才发现价值

许多机会都是在我们放弃之后才发现其中价值,我们只能不断增强自己的鉴识能力,等待另一个宝贵的机会。其实,最好的机会往往就像宝矿一样,永远隐藏在其貌不扬的石块中,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珍惜。所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绝不轻易放弃。我们要小心翼翼地把机会握在手中,慢慢地发现蕴藏在璞石里的无价宝玉。

物质生活的智慧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更加催生了人类更巨大的贪婪,人类的欲望更加地膨胀起来,好像打开了所罗门王的瓶子一样,内心之中欲望的魔鬼跑出来了,其实我们离快乐是越来越远了。

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人的生命无常流转,现实人生在人的生命流程中,只不过是极有限的一环,因而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和拥有的一切,包括富贵和象征富贵的一切内容,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起的一种偶遇,并不属于人的本质,缘尽之时,相互也就离散,所以人们在短暂的现实人生中所拥有的富贵,相对于流转不休的生命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值得为之念念于心,焦虑烦恼。

金钱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金钱有时带给人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和灾难。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而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贪欲。沉湎于物质的追求,会产生对财富、名誉的贪欲。为了这无止境的人生追求,人会变成欲壑难填的怪物。人所拥有的越多,越引以为自豪,越想向他人展示自己存在的优越性。这种思想将大多数人引入思想的歧途,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有时过分地展示和夸耀,还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大富由天 小富由俭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而已。尊贵的原因是礼拜十方一切圣贤、恭敬一切众生、安忍顺逆的境界和谦卑心。难怪古人会感叹地说:“大富由天,小富由俭。”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死亡不是“无常”,而是“正常”。但当死亡降临时,活着的人就要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无疑的,这是人生最大、最难走过的伤痛之一。证严法师说:“一滴烛泪落下来,立刻就会被一层结出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肤’。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就像受伤了,突然被'肤’起来。”

乾坤是一剧场 生命是一出戏

乾坤是一剧场,生命是一出戏。而众生则是一群迷惑的演员,看不清生命本质,参不透生活真貌,上焉者驰求功名利禄,下焉者追逐五欲六尘,更有甚者,在浑浑噩噩中,无奈地下台退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

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佛教词典】已今当

已是已往,今是现在,当是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三...

【佛教词典】大空点

(术语)依大日经所说,则托于 五字,以显大空之义。...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不平...

财富与幸福

在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

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佛学漫画】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心陀罗尼的故事...

【推荐】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