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2014/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调顺;

四,堕坠深坑,无处不畏;五,以何方便得见佛性;六,云何修定,得见佛性;

七,生死常苦,无常乐我净;八,八难之难,难得远离;九,恒为怨家之所追逐;

十,无有一法,能遮诸有;十一,从三恶趣未得解脱;十二,具足种种诸恶邪见;

十三,亦未造立度五逆津;十四,生死无际未得其边;十五,不作诸业,不得果报;

十六,无有我作,他人受果;十七,不作乐因,终无乐果;十八,若有造业,果终不失;

十九,因无明生,亦因而死;二十,去来现在,常行放逸。”

这二十事,概括起来就是一条:我们的生死大事还未了。无法脱离恶趣、不受果报,八难之难(不得见佛,不得听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边地之郁单越、盲聋喑哑、世智聪辩、生在佛前佛后)难保不遇,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难保不造。

佛陀说:“凡夫之人,当于此身,常作如是二十种观,作是观已,不乐生死。不乐生死,则得止观。若不系心观察如是二十事者,心则放逸,无恶不造。”

放逸之人,会变得怎样呢?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到放逸者会得十三种果报,何等十三?

“一,乐为世间作业。二,乐说无益之言。三,常乐久寝睡眠。四,乐说世间事。五,常乐亲近恶友。六,懈怠懒惰。七,常为他人所轻。八,虽有所闻,寻复忘失。九,乐处边地。十,不能调伏诸根。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乐空寂。十三,所见不正。”

愿每个见闻者都能常观己身,常当警醒,常不放逸。人身难得,各位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如何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现在,有不少信佛的人,捐了很多很多钱,给寺院和住持...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

【佛教词典】头北面西

(术语)头北面西,右胁而卧者,如来涅槃之相也。后分...

【佛教词典】学生

指从事于研究学问之人。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

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心平气和;不平则鸣。人因为经常互相比较、计较,觉得...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在十月怀胎中,为胎儿增福改业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

居士经商不得贩卖刀网等伤生之具

居士经商,既无大劳,又极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

佛陀开示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叶菩萨问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