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净界法师  202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

这个誓愿力就是说,在行菩萨道之前,你刚开始要发愿的,要发清净愿,你应该设定一个生命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你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设定目标。

我们以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四十岁之前当然受到过去的影响,但是四十岁以后你就深受你今生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在四十岁之前,你对你的生命不满意,对你的正报的身心世界不满意,对你外在的环境不满意,那表示你前生根本没有设定目标,你就是跟着感觉走。如果你四十岁以后对自己的生命还是不满意,那表示你今生也没有设定目标。虽然你修习了很多善法,但是你不知道你要什么。

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说,生命是可以由你的内心来创造的,过去不等于未来。但是你没有设定目标的时候,你就会深受过去等流习性的影响。一个人没有设定目标,就很难从过去当中跳脱出来,就是活在过去。

所以,菩萨道是先发愿,然后这个功德才出现。不是说这个功德出现了我们才发愿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了解到生命是由内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未来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生命——我希望到净土去,然后在那个地方悟无生忍,然后回入娑婆成就佛道,你都必须要做好你生命的规划。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你要真正地发起清净的愿力。

第二个,就是你应该要生起观照力。我们身口意有过失,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随时用观照力来调整自己。在本论当中的观照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依他如幻。这个遍计本空是观察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一切法的本性没有真实的我相跟法相可得,我们讲我空法空的真如。

虽然本性是空,但是因果丝毫不爽,我们每一个行为的造作都会招感一种果报,所以古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们从空观当中来消灭心中的执著,从因缘观的假观当中来启发我们自己的愿力,积功累德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

所以说,我们在菩萨的甚深见当中成就了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两个就是所谓的菩萨种性。从甚深见开始以后,付出行动,广大行。从第三科到第八科,总共六科,都是在讲六波罗蜜的妙行。我们菩萨从六度当中来积集福德跟智慧两种的资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死无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善良是你生命的守护神

有一个故事,是报上看来的。 一个贩子,拐了一个5岁的...

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开心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

星云大师《尊重生命》

世间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之尊...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佛教词典】解脱道

1、四道之一。   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

【佛教词典】般若理趣经

梵名 Prajā-pāramitā-naya-?atapac?āatikā。全一...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

佛像常见的七种手印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圆满人身的修养

一、做正信的学佛人 既然我们大家学佛,我们要明白,...

念佛时耳鸣烦躁无法摄心该怎么办

问: 顶礼法师!弟子因为业障深重饱受耳鸣之苦,而念佛...

怡山发愿文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对面不识佛菩萨

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著...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