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蕅益大师  2021/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往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多指归极乐者,略有四意:

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

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者令人系念得专心故。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

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诸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

【佛教词典】无生之生

诸佛已无生死,但为了渡众生,无生而生,非灭示灭。...

【佛教词典】五篇七聚犯罪受报岁数

亦名:犯戒罪报轻重 子题:突吉罗罪、波罗提提舍尼罪、...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