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201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  

德照说道:“我是大阐提(喻无佛性之人)家的子弟。”  

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着德照。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道:“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  

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

德照道:“假若如此,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洞山禅师道:“不互相回避!”

德照不放松问道:“不回避,那老师要叫我到哪里去呢?”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六道、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  

德照听后,说了一声:“老师!那请您珍重。”然后整个人便像虚脱似地呆坐在那里,原来这位青年学僧德照禅师说完后就入灭了。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前面摇了三下,说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青年禅僧德照世缘将尽,重病在床,仍然不忘寻找生死之外的出路,正如他说:当生老病死逼近时,要如何才好呢?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里一条是正路,不是人人能找得到。“垦地种粮”,这才是修道者应该注意的课题。德照安心地入灭,这正显示他已找到出路,可是洞山禅师说他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就算禅者,如果要能来去自如,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金刚经》的宗旨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研究生与研究死

有一次给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讲课,我问同学们:研究生...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反观深究心佛一如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

从本来面目来发动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不可思议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一口祖先留下来的古钟,这个钟特...

蝇头蜗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两皆亏负

【原文】 余母舅金赤城守赣州,因入觐归家,夏感疟证,...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

【佛教词典】摈治

(术语)摈斥恶比丘而治罚之也。此有三种:一摈出,从...

【佛教词典】等分行补特伽罗相

【等分行补特伽罗相】 p1122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页云:问...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请大家...

命可以算吗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

克服烦恼

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