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牛腹蓄乳

圣法法师  2010/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多亲戚朋友,并地方名人贵宾来吃饭。当时该地方的餐食以牛乳为最上品。既然欲请许多宾客,必然要许多的牛乳来供应。可是要从那里弄来那么多的牛乳呢?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牛乳积蓄在牛腹中。于是就把所有的母牛和犊牛分开—不给小牛吃奶。也用嫩草青叶饲养母牛,以便生更多的牛乳。

到了宴客那一天,把所有的母牛都牵出来,欲当场挤乳来请客。可是挤来挤去挤不出一滴牛乳来,很多宾客看到这种情形,等得不耐烦了,纷纷的离开现场,有的人发出怨言说:‘这那里是请客,简直吊人胃口,戏弄人嘛!’本来欲讨人好感,欲扬自己的面子,反而给人埋怨,失了大大的面子了。

人类穴居的时候,肚子饿时才出来觅食,渐渐有了家庭制度后,才知道蓄食。所谓‘晴天积蓄、雨天粮’是也。起初只是积蓄雨天粮,后来贪心渐大—渐积渐多,自然界的粮食自然也不够分配,就打野兽来充饥。后来黄帝教人耕作,一直到今日人类越文明贪心越大。

本来积蓄是人类的智识进化,可是积蓄不当也成笨拙,或变成罪恶之源。比喻古时积蓄弃物过几天即变成腐烂,兽肉也腐烂生虫臭秽不堪!不但暴殄天物,且造成彼此斗争的原因来。

常常有人说:待我有钱的时候再来布施作善事。布施不限于拿钱出来,就是用自己的智识学问、或体力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以帮助需要受帮助的人,就要拿财物出来,也不是一定要等你积够了钱财才拿出来布施。布施在于有怜愍心、同情心、公德心、甚至于恭敬心。若有这些心即随心随力布施也有无量的功德。否则就不叫做随缘布施了。

世间万事、尤其是财物!必须要适时、适地、适人的运用,才能万事畅通,为人安乐—助人为快乐之本。受人尊敬,且作事顺利—人人互助,运用不适即处处造业、斗争、结怨、被人厌弃,而且招来祸端与苦恼。生生世世结冤,轮回不息也由此而始。

积蓄是人类的文明和智识进化的开端。个人要积蓄,预备身体不适的时候,雨天、天灾、困难的时候用。家庭要积蓄,所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可是‘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年忧’。却积蓄给代代子孙作资粮,而反害了子孙,好吃懒做的习惯,或嫖赌饮而失败!国家要积蓄,积草顿粮,养兵买马以备战时之用。可是越积蓄即越有事,所谓‘饱暖思淫’。积蓄多了,嫖、赌、饮必有他的一份。或者样样齐全,积蓄多了,人不但会懒惰,且会骄傲,仗势欺人,酒肉朋友多,人人欲动他的脑筋,有人欲揩油、有人却偷、欲骗、却占、却分、却赚,一切是非都来。是祸是福?各有因缘吧!

古人说:‘积钱财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善书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留给子孙,使子孙繁荣’。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作牛马’。所以积财产留给子孙是最笨的办法,倘若是积德、作善事,才是自己和子孙的无形财产。如果加于修行用功、积智慧、积功德、积慈悲、修定力,那就渐渐近于成佛和解脱生死了。

一本书,无论是科学、哲学、宗教学、医学、政治学、军事学等都来自积许多人的智识和经验而来的,若运用得适,用很少时间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智识,利益人类不少,若用之不适则智识越高害人越大。是故世间每一件事情,都有利有弊,只是看我们运用而利与弊即天渊之别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贪小便宜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就常常看到报导,有些骗徒用...

空中楼阁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

杀师祭神

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

楼上磨刀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

沉香烧炭

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减程送水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学漫画】浅谈般若

浅谈般若...

爱喝酒的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

想到这末世还有阿罗汉,我才不会孤独

前些天,我领着一个小朋友参访一座古寺,古寺历史厚重...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佛教词典】慧力

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

【佛教词典】擦擦

(杂语)小浮屠也。元史二百二曰:有作擦擦者,以泥作...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自修佛十力

自修佛十力,这是佛成就的大智慧境界,现在菩萨发无上...

杀生有十项罪状

一、心里巨毒,世代不绝。 二、众生都会厌憎他,眼不...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