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身出家。
有人说,这两位是,他们的境遇有其特殊性,毕竟他们是帝王,而不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未必能有他们的觉悟。
其实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想呢,以帝王之尊,自然可以满足很多常人难以满足的需求,金钱、美女、地位、权利,这些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他们都很容易的就满足了。在百姓眼里,他们应该是已经达到了幸福的标准了,可为什么他们还要学佛呢?
佛家有云:众生皆苦。大千世界,三界六道,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各自都在自我的世界中,度其一生,为生存而奔波,为生存而苦。尤其为人,更是为世事所困苦:柴米油盐,人为食苦;为求一席避雨遮风之地,闻房价上涨而忧,人为安身之地而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人为情苦;于是,活着是苦。
佛教所讲的苦,是由众生自己的业感报应而来;众生的业感,是由无始的无明覆障而来;众生由于无明之惑的烦恼,而造生死之业;由于生死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间,又因生死而造无明之惑;就这样,由惑造业,由业感苦,因苦生惑,惑业苦三者,连成一个生死之流的环状,头尾衔接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因为惑是苦的种子,业是苦的阳光空气水,苦才是惑与业的结果,也唯有结果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称为「苦趣」或「苦海」,超越这个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缚,自由生死、自主生死、不生不死,便是解脱的境界。
但是,解脱这种种苦,不能靠佛菩萨的救济,佛学只能教导我们如何解脱,却不能代替我们解脱。
佛学教众生脱苦的基本方法,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戒是不应做的不得做,应做的不得不做;定是心的收摄,不使放逸,也不使懈怠;慧是清明的睿智,认清了方向,努力精进。
学佛到一定程度,即使达不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境界,又有何妨呢?只要心中有佛,佛与我们同在,众生的苦,也就不再是自身为了柴米油盐、情感而苦了。
通过学佛的过程,可以掌握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了生死、断烦恼在佛教看来是一件人生大事,这是因为世俗之人老是追求金钱、名利、感情等等,始终无法脱离充满烦恼的生活方式。生活采取什么方式固然对生活质量很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断除烦恼、逍遥自在的一种生活态度,达到了逍遥自在,也就是了断了生死,到达了自由自在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经苦行六年,最后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他重新修改了修行的方法,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创立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