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  202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后的本来面目,最终的主人翁,其实是我们的一念心性,那个不生灭心,只是我们没有去把它找出来。

楞严经中佛陀破斥“能见是眼”的这种邪见。他说:假设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看到前面是黑暗之相,但是他遇到一个好医生,把它的眼光治好,那么他从前尘的境界当中,又看到种种色尘,那么这叫眼见。因为他眼睛治好了,所以眼睛见到了。那这样子的话,从这道理来推,有一个暗室中的人,他本来看到的前面是黑暗的,你给他一个灯光,他也见到种种的色尘,那应该叫灯见,因为灯光的缘故,他见到种种色尘。那既然是灯见,灯能有见,那它就不是灯,那它就是一个心法,不是一个物质了。又则灯观,何关汝事?灯能够见,灯是身外之物,关你阿难尊者什么事情呢?

所以真正能见的是那一念心,眼睛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败坏了,他看到的是暗相,但是真正能够看到的是那一念心,那个心是不会败坏。它是随顺因缘而见明、见暗,那个能见的心是不会败坏的。我们应当了知,灯光只是帮助显现色尘的一个工具。那么真正能够见到的是眼睛而不是灯,而眼睛其实它也是一个显现色尘的工具,真正的背后的主人翁,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不是眼根。

这个地方就道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回光返照,不知道它的存在。开显真性一定要“借用显体”,假借事相的因缘,才知道心性的存在。

禅宗常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喝茶去!因为你的舌头跟茶一接触的时候,产生感受。那我们一般人不会喝茶,就说这个茶不错哦!心随境转。那么会喝茶的人(有功夫的人),他就回光返照:诶!我为什么产生这个感受呢?它从什么地方来呢?开始回光返照。哦!原来是我有一念的心性。

这个六根只是个工具,那是一个果报体,那是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工具让我们用,这个房子是借假修真!这禅宗常说:喝茶去、吃饼去!但是你得要会喝茶、会吃饼才算。你要不会喝的人,那是心随境转,那就是攀缘心。你要回光返照,找出喝茶是谁?念佛是谁?找到那个清净本然的一念明了的心性,那就是我们真实的安住处了。所以我们现在叫做日用而不知。

其实,我们真实的心性没有离开我们,它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古人常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起了很多烦恼,到三恶道去,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去承当它而已。古人常说:真妄不隔一条线。你看我现在看这一朵花,我被这个花所转:诶!这个花不错、很好!妄心!但是我同时看这个花,我也说这个花不错,并回光返照: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我不迷不取不动,当下就是真心。

所以你看花,你同时是妄心,也可能同时显现真心。关键在于你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关键在这里。所以你要知道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我们这一念心随时可以变成魔王,它随时也可以变成佛陀。你操作得当,它就显出佛的功德;你操作失当,它就显出魔王的可怕,就是这样子。佛陀跟魔王也没有隔一条线,这个大乘佛法讲不二法门,痛苦的根源也是它,安乐的根源也是它,关键你要能够了解这两个之间的差别。我们的心没有错,是我们操作失当。

所以,“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就是说:我们的见性没有离开我们,你不必说要去哪里找,你只要放下妄想,它就显现了。我们自己日用而不知,我们自己不去直下承当,如此而已。是我们错失了良机,不是说:要你去远离妄想,另外找一个真心,不是!你远离妄想的当下,当下就出现!“破妄显真”:破妄的当下就是显真,显真的当下就是破妄。你把这个破除妄想跟开显真心,你刚开始的时是两方面的思考:什么是妄想?向外攀缘;什么是真心?向内安住。先把它分出来。但是你慢慢的要把这两句话要合起来,你就成功了,你就开悟了。

破妄当下就是显真。因为你打妄想的心也是真心,你迷了就是全体是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悟,全妄即真。你说:我成佛的时候,我在菩提道下一念的相应,诶,“夜睹明星,朗然开悟”,那一念心,跟你现在打妄想的心有没有一样?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体性是一样,作用不同。你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但是你也可以说不一样,你也可以说一样,这个要你去体会。你现在打妄想的心,你胡思乱想的心,跟你成就诸佛时候的那一念心,是一样也不一样:体同用别。佛陀讲“真妄不二”,妄想是启动生死的根本,真心是启动涅槃的根本,真在哪里呢?就在妄中,你觉悟了,妄想全体变成真;你起颠倒的时候,全体又变成妄。这个是大乘不二法门!这个我们要好好体会体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佛教词典】四道理

【四道理】 p0419 瑜伽二十五卷九页云:何等为四?一、...

【佛教词典】凡夫

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嗔心打开地狱门

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人不成熟的四个特征

人成熟与不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