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净界法师  2015/0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个无为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回光返照,不知道它的存在。

开显真性一定要借用显体,假借事相的因缘,才知道心性的存在。你看禅宗它常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喝茶去!因为你的舌头跟茶一接触的时候产生感受,那我们一般人不会喝茶,就说这个茶不错哦!心随境转;那么会喝茶的人他是回光返照:诶!我为什么产生这个感受呢?它从什么地方来呢?开始回光返照,喔…原来是我有一念的心性。这个六根只是个工具嘛,那是一个果报体,那是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工具让我们用嘛,这个房子是借假修真啊!

这禅宗常说:喝茶去、吃饼去!但是你要会喝茶、会吃饼才算啊!你要不会喝的人,那是心随境转,那就是攀缘心;你要回光返照,找出喝茶是谁?念佛是谁?找到那个清净本然的一念明了的心性,那就是我们真实的安住处了,所以我们现在叫做日用而不知!其实,我们真实的心性没有离开我们,它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古人常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起了很多烦恼,到三恶道去,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去承当它而已。

古人常说:真妄不隔一条线。

你看我现在看这一朵花,我被这个花所转──诶…这个花不错、很好,妄心!但是我同时看这个花,我说这个花不错,回光返照──它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我不迷、不取、不动,当下就是真心。所以你看花,你同时是妄心,也可能同时显现真心,关键在于你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关键在这里,所以你要知道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

我们这一念心──随时可以变成魔王,它随时也可以变成佛陀;你操作得当,它就显出佛的功德;你操作失当,它就显出魔王的可怕,就是这样子!佛陀跟魔王也没有隔一条线,这个大乘佛法讲不二法门,痛苦的根源也是它,安乐的根源也是它,关键你要能够了解这两个之间的差别,我们的心没有错,是我们操作失当。

这地方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见性没有离开我们嘛,你不必说要去哪里找,你只要放下妄想,它就显现了。我们自己日用而不知,我们自己不去直下承当,所以我们错失了良机嘛;不是说:要你去远离妄想,另外找一个真心,不是!你远离妄想的当下,真心就出现了,是这个意思。所以破妄显真-其实这两句话,是一句话─破妄的当下就是显真,显真的当下就是破妄;这个破除妄想跟开显真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两方面的思考:什么是妄想?向外攀缘;什么是真心?向内安住。先把它分出来,但是你慢慢的要把这两句话要合起来,你就成功了、你就开悟了。

破妄当下就是显真,因为你打妄想的心也是真心,你迷了就是全体是妄;一念迷,全真成妄;一念悟,全妄即真。你说:我成佛的时候,我在菩提树下一念的相应,夜睹明星,朗然开悟。那一念心,跟你现在打妄想的心有没有一样?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体性是一样,作用不同;你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但是你也可以说不一样,但是你也可以说一样,这是你去体会!你现在打妄想的心,你胡思乱想的心,跟你成就诸佛时候的那一念心,是一样、也不一样─体同用别。

到这个地方,佛陀开始讲真妄不二了。你看佛陀在前面是──妄就是妄,真就是真,妄想启动生死的根本,真心启动涅槃的根本;现在这两个把它结合在一起──真在哪里呢?就在妄中,你觉悟了--妄想全体变成真,你起颠倒的时候--全体又变成妄,这个是大乘不二法门!这个大家要好好体会、体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

心中的石头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眼明心却盲

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佛教词典】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p0014   集异门论一卷七页云:...

【佛教词典】法和

前秦僧。荥阳(位于河南)人。少与道安同学,师事佛图...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问: 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以此过失,感得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从前,有一位菩萨身为大国王,这位国王皈信三宝,奉行...

不用担心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佛说五大施经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佛...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