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25/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个假观其实是法华三昧的关键。前面那个“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是修学一心即空观。

诸位!前面是安住,是修行的前方便。观心即假,具足十界十如,才是修行的关键。《法华经》怎么启动佛陀的法界?怎么在污泥当中启动一朵莲花?就是,往下看,观照十法界十如是。

一、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

前面是安心,先把心安住。安住以后,开始观照了。观照的目的就是启动佛法界。我们看天台智者大师怎么说。

“心即实相”,我们一念心性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当体”就是中道实相。所以中道实相不要去向外追求,本来就是中道实相。说,我为什么不是中道实相呢?因为你现在是打妄想,你现在是一念心识。但是,如果你把它回到原始点的时候,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就是真空妙有的。

前面讲真空,那怎么启动妙有呢?修即假。“初观为因,观成为果。”所以你开始修观的时候,已经成就成佛的因;观成以后,就是成就佛的法身的功德。观照一念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有两个好处:第一,“恶觉不起”,对烦恼产生调伏;第二个,又产生好的引导。“心数尘劳”,种种心识的活动,或者一个或者多个,都能够转烦恼成菩提,“是为观心”。

诸位,观心是成佛的捷径!改造生命,从行为上改造那叫做远路;先从思想改造是捷径。就是说,我们要成就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先透过一心三观把自己的思想改造成佛陀的思想,就是先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那么,佛的知见是怎么回事呢?就十如是了。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关键的核心思想。就是十法界十如是。

《法华经》说,我们在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首先,观察它的相状。相状就是表现在外的,叫做相状。天台智者大师把这十法界分成四块:第一个,三恶道的相状是苦恼相;第二个,三善道的相状是安乐相;第三个,二乘的相状是涅槃寂静相;第四个,佛菩萨的法界叫做悲智双运的相状。四种相状。可以对照附表一,它有十界差别。

什么是“性”呢?隐藏在内的习性叫做性。这个“性”就是思想。有四种思想:三恶道叫增上恶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离心,佛菩萨是菩提心。就这四种相状就配四种性。

什么是“体”呢?“相”跟“性”合起来就是一个五蕴的自体。如果是三恶道,那就是一个摧折身心的五蕴自体。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锅了。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出色心”,就是安乐的身心自体。那么二乘人的身心世界呢?叫做素法身。素就是空空荡荡,很寂静,但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庄严,就是素法身自体。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一念的清净心、无量的功德庄严,叫做妙法身自体。

有了这个相、性、体,就有这个“力”。“力”,就是有它潜在的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叫做“力”。

表现出来叫做“作”。就是遇到因缘以后,生起善恶的功能,显现出来种种身口意的造作,叫做“作”。

那么,造作以后,就成就一个因种。这个因种可能是三恶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三善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一个二乘的因种,也可能是佛菩萨的因种。这个种子遇到种种外在环境的熏习增长,就有助缘的力量,最后变成果跟报

这个果是偏重内在思想,叫等流果。比方说你以前如果是烦恼很重,某种程度你过去生刚从三恶道出来;要是有些人比较善良,他就是从三善道出来;那你一个人喜欢寂静,你过去生就算没有出家,你也应该修过出离法。你看有些人他一出生菩提心就很强,他前生受过菩萨戒的,或者听过《法华经》,所以他有那个等流的果,等流习气。接着有他的报。这个是异熟果报的受用,他有快乐、痛苦果报的受用。

最后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本就是最初的“相”,末就是最后的“报”,是平等地安住一念心,也就是说,皆是唯心所现,如幻如化。

诸位!这个是《法华经》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修学,从外在的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法华经》不是。注意啊!一个人改变因果的捷径——从内心改变!你只要能够从一念心性,透过观照启动佛法界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就可以了。当然,作为初学者关键在相状。因为如是性,这个心是不可捉摸的。我们现在是借相修心,我们要借悲智双运的相状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我们透过涅槃寂静的相状启发我们的出离心。

你看《法华经》到最后你说,我去哪里去找悲智双运?我看每一个人都不是悲智双运!要读诵《法华经》啊!你在凡夫法界很难找到佛的法界的相状。所以,学了《法华经》这种大乘经典以后,那你要多多读诵经典了,就是借佛菩萨的这种文字的功德相来启动我们的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作、因、缘、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观心无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

【佛教词典】无量慧

(一)为诸佛之通称。诸佛如来具有甚深无量之智慧,故称...

【佛教词典】恶业

【恶业】 为‘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

看星星开悟的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