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大安法师  2020/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是痛苦的。这句大白话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知呢?可不一定哦!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特点就是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众生是很苦的,而这苦是由于贪瞋痴三毒所导致的。

但是他堪忍,他能忍受这种烦恼,他能忍得住这个苦,他不以苦为苦,甚至还以苦为乐,这就是这个世间众生的特点。

他对于苦的感知很迟钝,他常常会颠倒地认为这个世间很快乐,这个世间很幸福,所以才会有流行歌曲——《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如果他把这个世间都看成是幸福的,像蜜一样甜的话,他根本生起不了修道的心。我们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前提是你必须深刻地体会到这个世间苦。

苦的特点就是无常,就是逼迫,就是没有主宰义。这个世间一切都是败坏的,短暂的幸福快乐会变化,而更多的是连短暂的一点幸福都没有,长期处在一种苦境当中,逼恼当中。苦,一般讲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你试想,谁能摆脱八苦?

我们每天都是八苦交煎,但每天都意识不到这个苦。进一步要把这个三界都看成是火宅、是牢狱。你对这个三界里生存境况的苦要达到刻骨铭心的程度,要感受到不容一刻的停留。这时候你出离的心、厌离的心才能出来。修行佛法你没有出离心,那一切都变成世间法了。

为什么佛首先讲要依四念处来住。四念处就讲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一个学佛人没有建立苦、空、无常、无我的心态,他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佛法。你一定要信这个世间是苦,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极乐世界是乐

第二要信极乐世界是乐。跟娑婆世界的苦境相比,阿弥陀佛由清净心、平等心流现的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极乐。这个乐不是苦乐对待的乐,乃是超越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这种乐才叫极乐,才叫真乐。它不会变异,是纯粹的一种乐。所以要相信极乐世界是乐,我们就得要常常熏习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从八苦来看,我们这个世间有生苦,十月怀胎,住在胎狱里面苦不堪言。极乐世界离开生苦,其众生都是莲华化生。我们这个世间有衰老的苦,极乐世界是无量寿。这个世间有疾病的苦,四大的血肉之躯,八万四千尸虫,稍有不慎这个病那个病都出来了,而极乐世界是金刚那罗延的身体,不会生病。

我们这个世间有死亡,最多不超过百年,在极乐世界永远不会死,他是如来的身——无量寿。

这个世间冤家对头常常碰面,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在这个世间想求什么,欲望却总是不能得到满足,极乐世界的众生念头一动什么都能出来。这个世间有爱别离苦,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与父母、兄弟和夫妻的这些亲情,有的都是菩萨的道情,没有这些爱别离苦。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内心五阴炽盛,烦恼不断,像沸腾的开水,极乐世界的众生无量光寿,内心寂定,清凉,安稳,安详。所以我们时时思惟极乐世界之乐,这种乐让我们产生欣求之心,对这个世间苦的认知产生厌离之心,所以这样的信里面就包含愿的要素了。

信自己是业力凡夫

第三,要深信自己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这都是非常真实的话语,不要以为我们很了不起。我们通身都是业力,而且这业力里面虽然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但是恶业占主导地位。如果我们没有深重的恶业的话,我们就不会生在这个时代。

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空间的众生都是恶业深重的众生。我们知道自己是业力凡夫,举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即便是发了一点想修行的心,但是想靠自己的道力断见思惑,证真如佛性,那是难上之难。

试问在这个世间谁能够达到断见思惑、证人我空阿罗汉的水平呢?想得四禅定都很难,未到定都不容易,所以我们的这个心、众生的心是很散乱的,离佛性越来越远。自己的道力非常怯弱,靠这个怯弱的道力没有办法断得了浩浩的见思惑,所以一定要认知自己靠自力难以成就道业。

信弥陀佛有大誓愿

这样才会引出第四个相信,相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对自力修道的绝望,我们才会看重佛力的加持。法界当中有一尊大慈悲父阿弥陀佛,他还是法藏菩萨的时候就见证到我们这些通身业力的凡夫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了脱生死,才发了四十八大愿,帮我们解决这个事情。

所以有这个大誓愿存在,就是我们这些业力凡夫的大依托和大靠山。有这个大誓愿我们才得救了!那怎么得救呢?若有众生,“若”是不定词,就是指法界当中跟净土法门有缘的众生,只要能够深信切愿念佛就是若有众生,就是处于有缘众生的行列。

净土法门修行非常简单,只要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念佛名,发愿求生阿弥陀佛所住持的刹土。到这个念佛人临命终时,会有佛来接引。注意这是发生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的,不是说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

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喜欢讲大话的,动不动就说:我想住几年就可以住几年,想今天走就今天走。你有这个水平吗?这符合阿弥陀佛发的愿吗?阿弥陀佛的佛法也要随顺世间法,你命中有多少寿命,阿弥陀佛都尊重你命中的寿命,他只是发愿临命终时来接引,没有发愿说你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接引。

一定要注意这些关键。为什么要谈临命终时,这就传达着阿弥陀佛尊重我们,也不坏世间法。那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然地要兑现他的愿力。他的第十九愿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你只要信愿念佛,临命终时,我与观音、势至,净土的圣众前来接引。

这四种信的内涵大家要铭记在心。信这个世间是苦,成就厌离娑婆之心;信极乐世界是乐,成就一往情深,欣求极乐世界的心。把求生西方净土作为人生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来办,这种欣慕要达到那种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信自己是业力凡夫,就对于通途靠自力的法门不感兴趣。

知道自己水平不够,有自知之明,便通身放下;信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力,就一往情深,全身靠倒净土法门。我什么都不行,我只有靠阿弥陀佛,离开阿弥陀佛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能这样地去想去做,就是老实的念佛行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

谦虚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内心之窗;心有所思,...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严经共10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问: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

【佛教词典】飞龙大萨埵

(杂名)龙神之尊称。萨埵译曰士,大萨埵即大士也。...

【佛教词典】无为戒

西藏语 hdus ma byas kyi tshul khrims。指密教之三昧...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

极乐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圣严法师《情绪的本质》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知见不正,纵修得十万岁寿命,还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酒戒

问: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不饮酒戒? 慧律法师答:...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