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学佛就称为‘初心’,又称为‘发心菩提’,好像初一的新月,黑暗的部分多于光亮,此时因刚开始发心修行,福德智慧都还没圆满,恶法仍多于善法,要不断地努力精进,才能使心光慢慢显发出来。

‘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多生累劫的修行,才圆成佛道。在久远劫前,佛曾经是一条大毒龙,因为觉悟自身嗔心过重,毒害众生,发愿受持八关斋戒,于受戒时,遇到猎人,为持守不杀生戒,甘心忍受猎人割取顶上宝珠,剥去全身的金皮,不起一丝嗔害之心,由于这样的慈悲心,命终升天,脱离了畜生道;又有一世为陶师,遇到了‘古释迦佛’,由于见到佛的相好庄严,发起了殊胜欢喜之心,于是发愿也要成就佛道,而且名号要与这尊释迦佛一样……。就这样经过无量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断的发心、发愿,终于圆成佛果。

所以‘初心’可以说是一个缘起,也是一个心愿。

古德云:‘不忘初心,成佛有余’,在修行学佛的过程中要不断保住此心,不忘最初的因地发心,如此才能站得住,站得长,不被境界考验而退转。

在发了‘初心’后,要如何努力?就是要常保‘直心’,什么是直心?就是‘诚直无伪之心’,心当中没有邪曲妄想,就是直心。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来清净无染的心就是‘直心’。

当我们的心起了烦恼、打了妄想,这念心就偏邪不正,心不清净,此时‘直心’就变成‘众生心’。由于这念清净心常会被‘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发,所以要持戒、修禅定、修智慧以去除尘劳、妄想等障覆,心中的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都调伏了,举心动念都是善念,所言、所行也都是善法,身口意三业达到清净,这时才能称为‘直心’。

一般人误以为‘心直口快’是直心,其实心直口快是一种习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拣择,往往话已冲出口才后悔,不但缺乏觉照力,也看不到自心中所夹杂的贪嗔痴念头。这与真正的‘直心’有很大的不同,直心是一种清净心、柔软心、智慧心、不颠倒心,与‘心直口快’的粗心缺乏智慧,二者是天渊之别。

《维摩诘经》中说:‘直心是道场’,所以与道相应的心就是‘直心’,要时时反省检讨自己,去除心中的贪心、嗔心、慢心、疑心、邪见,将自心归向依靠在清净的佛、法、僧三宝上,则处处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总之,‘初心’是修行的起步,时时提起初发的勇猛道心,不断地修正调伏心中的邪曲妄想,让本具的‘直心’现前,修行就走在光明大道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

最近常做恶梦,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

问: 我最近总梦到爸爸死了,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法是指什么

问: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是指什么?如果是...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

【佛教词典】二持约法优劣

子题:威仪戒、护根戒、定共戒、道共戒、外凡假名僧戒...

【佛教词典】简别

(一)简择差别之意。又作简异、别异、分异。略称简。即...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星云大师《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要诵《大悲咒》,遇到不顺心的...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