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2012/0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体上下功夫:身为苦本,法性常乐;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是束缚,放下得解脱。

不贪名闻利养:不要把修行当做事业来做,信誓旦旦要做出一番成就,美其名曰“弘法利生”,无非是期望让人刮目相看,贪图手头宽裕;须知“调服自心,断除烦恼”才是无为法,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有为法。

不在身体上下功夫:不要刻意养生保健,贪生怕死;也不要自讨苦吃,拼命折腾。要行中道,借假修真。

不陷入人情世故: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世间浑杂事,苦空无益;山水闲云游,自在解脱。

外面风雨大,轮回路险;浪子早回家,风景如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习气与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佛教词典】对机

(术语)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而施相应之手段。又禅家...

【佛教词典】经轨

(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推荐】漫谈佛教的斋饭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

惟贤长老《净土教与庄严国土》

一、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