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星云法师  2010/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好?

聪明很好吗?语云:「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代的杨修,因自恃聪明,恃才傲物,最后反招来杀身之祸;东吴的田丰,力劝袁绍不要对曹操正面作战,袁绍不听,将之打入大牢,出兵后果真大败,牢中的田丰一听,说:「我命休矣!」人曰:「你劝谏得对,袁绍一定会放了你。」田丰说:「我素知袁绍为人心胸狭窄,我说错了,他或许可以容我,我说对了,他必定不肯容我。」田丰的聪明,不但没有为他带来官运亨通,反而冤死狱中。

有些人世智辩聪,对于自己某方面的聪明,没有透彻的深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明白种种前因后果,这都不算是聪明。例如,螳螂捕蝉,自以为得手,孰料黄雀在后;黄雀自以为成功,但猎人的子弹已经射来了。

社会上一些作奸犯科的人,总觉得自己犯案的手法,天衣无缝,所作的案件,无人能知;但是天知、地知,因果知道,怎能说无人知晓呢?社会上许多所谓「智能型」的犯案者,不都是自以为聪明,不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众生都有一个侥幸的心理,以为自己聪明,不畏惧因果。但是,就算你不知道畏因,一旦苦果来临的时候,你也不能不有所畏惧啊!所谓自私无人,就不是聪明;贪赃枉法、损人利己,就不是聪明;瞋恨嫉妒、障碍他人,就不是聪明;贪小便宜,专捡现成,自以为有所得,实际上却失去了人格道德,这就不是聪明。

有一个儿子在外偷盗,母亲夸赞儿子聪明有用,儿子愈偷胆子愈大,最后杀人抢劫,终于犯案累累被判死刑。所以,为人父母者,对于子女不一定只要求他聪明,应该要教育他守道德、守本份,明因果、知进退,不但不去侵犯他人、不盗占他物,进而要随力喜舍、随缘布施,这必定能广结善缘,必能前途顺遂,这才是成功之道。

人,不要自恃聪明,自算人算不如天算!真正的聪明是在明白群我的关系,是在了解事理的融和,是在明白守法守道的重要。聪明的人知道「豫则立」,凡事要有预备才能安全;聪明的人知道,有播种才有收成。

历史上,许多发动战争的人,都是自以为聪明,到最后不都失败了吗?社会上,一些人以为借贷投资创业,就可以大发一笔,到最后不都债台高筑,身败名裂了吗?有的人自以为家中有人为官,有财有势,到处可以白吃白喝;但是家道中落,一无所有,只凭聪明,又何能立身于社会呢?

苏东坡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虽然是苏东坡对当朝的讽刺,但也说明,一个人徒有聪明才智,如果没有培养福德因缘,也是很难立身处世!甚至有的人因此郁郁终生,徒叹奈何!因此,聪明智能的人,如果懂得广结善缘,懂得培养人和,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

《地藏经》传授给我们的修行方法

《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为社会加温加暖

亲人要出远门,家人总会叮咛:你要多加一件衣服;吃饭...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两个来自不同地方、背景...

【佛教词典】勒叉

(杂语)Lak?ā,紫色也。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

【佛教词典】六大体大

为密教所立三大之一。即六大无碍之义。谓地、水、火、...

星云大师《为误入歧途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由衷地诉说:我们的世界充...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