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慈舟法师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但也有的讲佛法与世法敌体相违。

不过,大菩萨和光同尘,在世间即同世间人一样,也有妻子儿女,也作一切世间上事,然而能在世间法上觉悟。如维摩诘居士亦娶妻生儿女,常行梵行。所谓常行梵行者,即无欲淫,其儿女乃示现而生。如佛指腹为胎者,皆不假淫欲而生。维摩诘居士虽也到酒馆赌场妓院等处,但不为其所转,处处行教化之事。此便谓之不离世间觉。似此自觉觉他之行,乃大菩萨能作。

若谓佛法与世法相违,则必须分得清那一个是世间法,那一个佛法?如此,那就非得学小乘不可,一定要舍家出家,剃发为僧。世间上的一切事,如士农工商等等,都不可学。这不是与世法相违吗?所以说佛法与世法是一个亦得,佛法与世法相违亦得,因大能融小故。

既和光同尘,又使人厌离世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过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物必须要舍,有一放不下即成障碍。这岂不是与世法相违,而被认为小乘吗?但又不是小乘。

此法能普被三根,圆收一切众生,故非小乘法。按小乘法中,即以证到阿罗汉来论,要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其难如断四十里急流,始证初果。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思惑证二果,又名一来果。后三品断尽,始证三果,又名不来果。但证三果还未离三界,必须连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断尽,才超出三界证四果。若念佛法门,不管断惑不断惑,就此一念之智慧,无论老幼,尽此一生即能生极乐。虽未断惑还是世间众生,即与此界出世间人相差不远,因惑虽未断而不起,极乐无起惑之缘故。

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心境相应即造业,起淫念即造淫业。如家家有男女,皆须男婚女嫁,一起淫念,业即成就,是为心生则种种法生。但有时心从境生,如心中未起淫念,苟观男婚女嫁之境,即不免动淫念,是为法生则种种心生。极乐无此境,故心即不起。所以法不生故,心不生。

再说士农工商,无非都是为利,士又兼为名。总之不出名利二字,因此即免不了起争端。你若作言不愿我作,我作言不能让你作,不论亲疏,皆是只求我好。农工亦同,总要自己强于别人,以此赚钱谋利。尤其现今商人称为商战。贴着大减价招牌,你如此,我亦如此,故称战。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士农工商,因为不谋衣食住,故没有争夺的样子。从何而学呢?亦没有作官的人,因无作恶众生,故不需官管,不若此世界人好斗争。

极乐世界一切事都不须人作,只仗佛之福报,仗佛之神力,莲花化生,出来即有衣穿有屋住,此皆阿弥陀佛愿力变现而来。世界上之泥水匠作工,又何尝不是变现而成呢?不过变现得慢些罢了。阿弥陀佛要化度念佛众生,不化现此境界,如何能接引众生呢?是故念佛法门简而赅,小而大,譬如极乐世界人民,就穿衣一项来论,莲花化生之身衣自在身,身长衣亦长,依正俱长,还争夺作什么?一切饮食甘美甜味,自然现前,食毕碗钵自去。宫殿亦皆自然故,衣食住皆满足,还争个什么?此点是与我等世间相违,你说是小乘呢?还是大乘?不作士农工商而争名利,岂有杀盗淫妄。若说是小乘法,普贤等觉还求生极乐哩。等觉岂是小乘?凡夫生到极乐,仗阿弥陀佛之力,能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教化众生,且具六通以随供应化。你说是小乘呢?还是大乘呢?

你我在此世界,什么都放不下,不愿生极乐,真是傻子。要知道什么事都不能到头,不能千年万载,常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生死就靠一口气,朝不保夕!不会看的,认为人生有百千年,岂料人在胞胎死的、活几个月死的、一二十岁死的都有。若再等到自己有了儿孙,就更喜欢的了不得,谁又知道自己的儿孙何时死呢?

可怜呀!阿弥陀佛婆心悲切,垂手接引众生,只怪众生无智慧,不肯信受此法。我们现在不过是各尽各的力,信一分干一分,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我各各念起来,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初学者怎样保持道心不退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

阴鬼变佛光—念佛不怕阴鬼

一句「鬼话」,人心惶惶,花草变色 有一天,一个念佛会...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自修佛十力

自修佛十力,这是佛成就的大智慧境界,现在菩萨发无上...

【佛教词典】秘密相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世尊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

【佛教词典】五时八教

(术语)天台宗所立。以五时定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以...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家庭为何不和睦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

【推荐】《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 译注) 《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马郎观音的传说

我们知道有一个观世音菩萨像,画的叫马郎妇,这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