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净界法师  2023/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这个地方做一个结劝,说这个眠为大暗。这个睡眠的法在心中生起的时候,你心中是什么相貌呢?是一片的黑暗,无所见。虽然你嘴吧念很多的经咒,但是你内心当中一片黑暗。嘴吧是念念有词,但是你内心当中无所见,什么都没看到,什么法都不相应。日日欺诳夺人明,这是严重的问题。它这个日日的欺诳你,日日的去夺你心中的光明,这个可怕在这个地方。

这个睡眠,说我不管它会怎么样呢?睡眠是一个心所有法。这个心法和色法是不同的。色法你说不管它,你就不管它了嘛。心法它会…观心无常,心法是会变化的,它不是变大就是变小,不是变小就是变大,内心的状态是不会停止的,不管是善不管是恶。那么你内心当中有昏沉的习惯,你不对治,就表示你是随喜它,你放纵它,它的结果呢?日日欺诳夺人明,你心中的光明就会越来越少。

我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戒腊跟我一样,他是一个修行很用功的一个比丘,他是学这个不倒单,晚上就是不躺下睡觉,当然也很好,但是他没有修行成功。他晚上没有睡觉,精神体力耗损的太厉害了,他后来连白天也睡觉。刚开始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到后来,不该睡觉的时候也睡觉。到最后到什么程度呢?他不能坐下来,他不能盘腿。你看他在哪个地方,跑过来跑过去,什么事都没有,他一到上课就麻烦了。他一到上课,双腿一盘,你可以从一数到十,他马上就睡着了,他控制不了自己。最后怎么办呢?后来他上课,就拿张纸折来折去的,没办法,大家都包容他,因为他说,我要是不折纸,我不折讲义,我就睡着了。

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思惟这件事情,就是说,我们今天要很实际的面对问题。就是说,你修行的目的是干什么?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要睡觉,也不是不要吃饭,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修行的目的并不在于睡觉不在于不吃饭,你内心当中要生起止跟观的对治的力量,对治烦恼的力量,生起一种正念。

那你修到最后你心中一点光明、一点明了性都没有了,没有明了性,那你内心当中完全跟愚痴是相应的,那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这个昏沉一现前的时候,那肯定是随业流转,信愿持名三种资粮,一个资粮都不现前,任何一个资粮现前都是要有一个明了性的。

你临命终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打吗啡呢?为什么你临终的时候不能打那个镇定剂,就在这个地方。你镇定剂一打,整个人一片黑暗。什么叫信愿持名呀,你那个时候就随业流转了,完全靠业力去流转了,所以这个昏沉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

我看有些人他不在乎,昏沉再严重的话,他下辈子会让你到畜生道去了。畜生道的内心状态最明显的就是愚痴,它不一定就是没有善业,你看畜生有些果报很好的,有些人他在畜生道的时候,衣食非常的丰富,但是他的第六意识非常的暗昧。日日欺诳夺人明,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你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件事情。

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睡眠覆盖你内心的明了性,使令你对诸法的真实相,什么是三界里面的不净相、苦恼相、无常相、无我相,这种广大的智慧的觉照,你完全是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你失掉了佛法最重要的功德,安可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何谓修行?何谓入道

何谓修,何谓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气,改不好的习气。...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

炒熟的芝麻种子

《百喻经》里有一段譬喻:有位农夫听说芝麻的营养价值...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人生为什么不能十全十美

经云:财富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长寿从慈悲中...

【佛教词典】理忏

(术语)忏悔有事理之二种。观法之无性,而亡罪福之相...

【佛教词典】慧海

(一)喻指智慧深广如海。因明入正理论疏序(大四四·九...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梦心消失的时候,你醒过来,看那个人事,觅之了不可得...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