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南怀瑾老师  2013/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一首诗,我改了一改,因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事循环望九州”,世间的事情就是旋转,跟圆圈一样循环的。望九州,中国人有九州,世界有九大洲。“前人财产后人收”,前面发了财的人永远是你的吗?不会的,会到别人的手上去了,所以说“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后人有了财产你不要高兴,“更有收人在后头”。我看了九十年看了这么多,升官这么大,发财这么厉害,到最后都没有了,所以说“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在道理上要懂得是非你之所有,不是你所有,属于你所用,归你所用。财富永远不属于你,只是给你所用,不是你所有。赚了一块钱,你只能够五分之一归你用,任何一个人赚一块钱,一块钱赚的五分之一给你。第一份是政府,第二份“土匪”要抢一点,所以你赚的钱这两份要扣掉,王贼要扣掉,你只有五分之三。然后疾病生病你要扣掉,还有眷属、父母、朋友、灾难,所以只有五分之一被你所用,并非你所有,你还是两手空空。所有人财富的道理都是这样。

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的理念搞清楚,有自己的商业道德行为,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够依赖政府、不能依赖社会,要帮助政府、帮助社会,自律的发展起来,这是我今天浓缩时间最后一句话贡献给大家的。

钱财不是固有和固定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地下潜行的,今天归你,明天不知在何方。财富易手,都是常态,真正的智者,要按照转换趋势对事业进行散布,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要有意识地进行散财,按照智性是本、理性是道的要义对情绪进行控制和散发。散布,是事业布局;散财,是财富布施;散发,是情绪布防。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赚点小钱有点积蓄,远没达到人们现代观念上财富的标准、厚度,虽不会有“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的”担心和恐慌,但也要尽量做到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有意识去散财、布财,帮助那些被灾害、盗贼、健康等原因掠去财富的人。

南怀瑾的财富观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看清了财富的去向后,我们可以积极地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省去一些“去病所有”;教育好子女,警惕骄奢淫逸、保持简朴生活习惯,杜绝“恶之所有”;勤学多思、注意安全、学会辨别和判断,减少“盗贼所有”和“灾害所有”;心态坦然平和,保证“王者所有”。以更加平和的心境淡然地面对财富的得与失。

财富的去向已明,对于财富来路的追逐也没必要太过执着了,不必太过舍命赌气聚财。当然,你尽可以有追求财富的念想,一夜暴富的奢望,但终究应拿得起,放得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施善与尊严

纽约位于寒带,所以冬天常有大风雪,扑面的雪花不但令...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法布施里面最大的功德

用净土法门来劝勉众生,这是法布施里面最大的,于是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若欲转贫为富,应当多积阴德

报载台中市大荣汽车装璜行店员柯吉安(家住彰化福兴乡...

【佛教词典】理忏空行

子题:空行、下解、上解、上惑、析石喻、无生忍、法眼...

【佛教词典】千手经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这样发愿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的当中,那...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推荐】楞严咒的六大妙用

一、除障 至心持楞严咒不用再去执着所谓的冤亲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