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叫魔境?如何对治魔境

净界法师  202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叫魔境?如何对治魔境

我们这一科讲到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当我们对于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这个时候所要注意的种种的魔境的现前。

有关魔境,其实前面一科有讲到,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也强调一个观念说,什么叫魔境呢?这一点我们要很清楚,什么叫魔境?

蕅益大师说,我们修行人要知道,魔境是安住在尘劳之内,而我们的心是安住在妙觉的心中,所以这两个本来是什么?了不相触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魔王的心是处在无明妄想当中的,那我们的心是正念真如的,这是两条路嘛。一个是通往生死的路,一个通往菩提道的道路,这两个怎么会感应道交呢?关键在于我们主人迷乱。

这个五阴的主人,我们自己迷惑不知了。关键还是我们自己去攀缘魔境,所以我们自己伤害自己。所以你看本经在对治魔境的时候,你看佛陀有没有说你要干什么,去破坏它,没有。说你要把这个魔境用念佛的方式、持咒的方式把它对治,通通没有。佛陀只说觉了不迷,你觉悟就好了。你把那个快要睡醒的主人把他唤醒,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醒过来,魔境就没有了。

因为他本来就是走在尘劳当中,我们是走在真如妙觉心中,本来就了不相触的嘛。当然念佛,持咒也能够有帮助,但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你自己不能迷惑不知。

我们修行人,你偶尔起起烦恼,乱不了,但是你要起很大的颠倒,我讲实在话,谁也救不了你。你一个人要跳火坑,佛在你的身边都没有用,我们是自己伤害自己,魔王是把火坑挖出来,你自己跳的嘛。你不跳,谁有办法呢?魔王不可能把你推进去,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看这个,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去造作恶业的,魔王是诱惑你,但是你自己要作的,关键点还是在我们自己主人迷乱。为什么主人迷乱呢?就是修止观过程中,你这个解门的观照比较松懈了。

所以妙境长老在讲止观的时候,一再强调,说你修止观的人,每一天要读经半个小时,或者听经半个小时。我们在修止观之前,你基本上已经有正见。但是诸位要知道,正见是会退转的,你要不长时间的熏习,只是在行门定课用功,时间久了以后,就有这个问题了。

贪神通想、贪宿命想、贪静谧想,然后你这样想的时候,旁边又没有同参道友提醒你,又没有看经典这个镜子来回光返照,如人自照镜,那你就这样陷下去了,陷到最后,整个前功尽弃了。

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一定要解行并重,解行并重这一点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见胜成慢这种大我慢魔如何对治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他的对治方法。 此名见胜无慧...

不要恼害众生,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

何谓邪想坐禅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六个女孩子,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肉食与素食者巅峰对决:吃什么才对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并...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佛教词典】波波

(杂语)奔波忽扰之貌。六祖坛经曰:离道别觅道,终身...

【佛教词典】极乐世界(sukhavati)

Jileshijie   佛教术语。也称净土、乐邦。佛教徒所信...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把念的地藏圣号和《地藏经》供养十方诸佛,福德不可思议

在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不只地藏菩萨,就是观世音...

话说得失真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星云大师《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