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净界法师  2020/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

我个人的学习,刚开始我是根据教法来学习真如,就是依教起观。佛陀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我们,比如说我们最习惯用的,龙树菩萨的《中观论》的无生偈,最有名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观察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它这个空是这样安立的。因为它因缘生,它不是自性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空,这个时候就观到空性去了。这是由教法的引导而悟入真如,这个是教门常用的方法。

但是我后来觉得禅宗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禅宗是不依止教法,禅宗的祖师开导真如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你看它的传承就知道。二祖遇到了初祖,说是“弟子心不安,乞和尚安心”,我弟子心不安。你看这个初祖,没有告诉他一个名词让他去思惟,没有。他就说,你心不安,那你“将心来,我与汝安”。

结果他回光反照这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心安定下来。三祖去参访二祖的道理也是这样。你看三祖去参访二祖,说,弟子心中有很多障碍,请和尚开示破障的法门。二祖说,是谁障碍了你?他一观察,欸,也觅之了不可得,障碍破除。

禅宗修行,它不靠文字的。它就是说,你从哪里跌倒你就从那里站起来。你心中有障碍,你不要去看书本,你就观察那个障碍——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方法非常的妙,《楞严经》叫作逆流照性,逆流。

我们一般是顺从它的攀缘的流,循声故流转。这个逆流就是你回转它这样的流动,往它的根源观进去,你会发觉生命有新的面貌出现。所以禅宗的安立也是有不可思议的方法,它不根据文字,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就路还家,把它的根源找出来。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平常的因缘观,生起善念,生起恶念,生起无记念,生起无量无边的念头。其实这个念头,这样的差别念头,根源只有一个。你只要找到一个根源,你其他的根源通通清楚。禅宗的理论就是这样,就是安立真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当心平静下来,头脑也会清楚一些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好几部重要的经典里,...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

【佛教词典】加行道

何等加行道?谓有资粮道皆是加行道,或有加行道非资粮...

【佛教词典】提持

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之方法。即师家接化学人时,破除...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三种念佛不能往生的人

莲池大师说,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

不要在修行路上徘徊,徘徊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

一句恶言堕粪池中虫

证严上人述说《贤愚经》故事叮咛大众,在凡夫地修行,...

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古泛指...

星云大师:三毒五盖的对治方法

《中阿含经》卷十〈食经〉中,佛陀曾说:众生以爱为食...

佛经中的「狮子虫」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狮子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当佛说狮子虫的时候,譬...

江西东林寺48米高阿弥陀佛像完成安装

2011年11月3日,江西九江,星子县在建的世界最高阿弥...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