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净界法师  2022/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第一个从自身的角度,有「因缘变」跟「分别变」;从跟他人的互动角度,有「共变」跟「不共变」。

我们先看看从自身在受用果报的时候,第一个「因缘变」:因缘变--谓随因缘势力故变,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

那么我们在受用果报时,阿赖耶识把这个业力变现果报的时候,第一个是『因缘』。这个因缘就是善恶的业力,就是随顺第八识的这种善恶业力的因缘的势力而变现,也就是前五识跟第八识它随一种增上的『异熟因』,就是我们有很多业力,对不对?有一种业力已经成熟了,它的势力很强大了叫『增上』,那么已经成熟的业力,就是过去的业力为因,还有你的名言种子,你前生临终的一些思想,你起的是善念、恶念等等的思想为因,那么过去生临终的思想,带动你的业力而变现出来的境界。

那么这种境界,它没有假借你的第六识的分别跟第七意识的执著,它完全从自类的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那么这种有色、心果报的实体实用,它是可以去受用的,你眼根可以去受用色尘,乃至于耳根去受用声尘等等。这种是一种真实的境界,不是你的心捏造出来的。

『因缘变』就是当你的明了心跟外境接触的第一念,你的心还没有起分别的时候,这个就是『因缘变』。你的思想还没活动之前,第一刹那,我们一般的因缘变只有一秒钟的时间。你看我们喝咖啡的时候,我们也就是真正跟咖啡接触的时间就第一秒而已,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的时候,你真实感受到它的滋味。当然如果你善业很强,你会感到很甜美的,是你欢喜的味道来滋润你;如果你过去生有罪业,你感受到是一种痛苦刺激的味道。

那当然这只有第一念,我们真正跟外境接触的,也就这么一念而已,就是『因缘变』。

那第二念以后就不一样了,因为仁者心动,这个时候一念方动乌云遮,那人生就变化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发心不广大,就无法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富足

英国莱斯特大学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图」,台湾在...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们强调修行的法门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

摆渡自己的心灵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

证严法师:疗治心病的良方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

【佛教词典】对触礼

即面面相对而行触礼。触礼,即展坐具,折四折,置于下...

【佛教词典】唱导

(术语)宣唱法而化导人也。佛世以舍利弗,富楼那为第...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梦参老和尚的一梦因缘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酒戒

问: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不饮酒戒? 慧律法师答:...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

【推荐】11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

真正有福报之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

众生皆有佛性

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