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德林老和尚  2018/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佛是谁,死心塌地地参这个念佛是谁。那么到底该怎么参这个念佛是谁呢?就是要在“念佛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

什么叫做疑情?疑情就是不明白。

有人问你,你会不会念佛啊?你当然回人家,哪个不会念佛?我当然会念佛。当你念一声佛后,人家又问你,这个佛是谁念的?这就有点意思了。你会想,谁念的?当然是我念的啦,还有别人替我念吗?当然你不会这样回答,佛是我念的。如果你说佛是我自己念的,那你大概是天下第一大聪明人了,人家都不晓得佛是哪个念的,惟独你晓得佛是你自己念的。

那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就该改一改了,改成念佛是我,功夫也就不用做了,天下也太平了。若说念佛是我,我又是什么样子?我在什么地方啊?这个身体是我?还是这个脑子是我?我是什么?我们的心是散乱的,就要用念佛是谁这个死话头,调理我们这个心,使这个心不再散乱,不再奔走,逐步逐步地趋向禅定。这个定是有深有浅的,所以参念佛是谁一定要深参,参得越来越深,定也就越来越深,因定生慧,定到一定的深度就会开发智慧,打开本来。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要用起功夫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每每有人用不上去。参念佛是谁,贵在起疑情。

禅堂里讲开示,每一位班首师父讲的口径也不是都一样的,每个人好像都有每个人的说法。这不要紧,禅堂嘛是参禅的地方,要会参,你信不过,你可以疑,但不要起佛见法见,不要起妄想分别。无论班首师父说的对不对,你都要往道上会,既要懂得不取不舍,又要懂得善取善舍。比如讲有的班首师父说,你念佛是谁不会参,那就先念,先把这个念佛是谁念熟了再说。

这个话应该怎么会呢?这个念佛是谁,究竟是要你念呢?还是要你参?什么叫做参?什么叫做念?参禅是参的,念佛是念的,这不是很清楚的吗?可他既然这么说了,你就要往道上会,不必去计较他说的对不对。

念的,是念佛;参的,是参禅,他念他参我不分别,我只管照顾好自己的功夫就是了。哪个在参?哪个在念?从这里用心,就错不了路。

再说,每个人的用功之道不见得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这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都可以,你愿意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可你不能说今天走这条路,明天走那条路,这样走来走去你不得回家呀。

你说这个念佛是谁我不会参,不会起疑情,那别人怎么会参呢?别人他怎么会起疑情呢?这样讲来话就多了。

疑情是什么?疑情就是不明白。众生之所以跟佛不一样,就是他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明白了就是悟,悟了就成佛。

众生迷了,就要受生死苦,为了解脱这个生死苦,就要学佛,就要参禅,就要从这个不明白处入手。从这个不明白处疑进去,久而久之,疑团打破了,他就开悟了,明白了,这个明白就是从这个不明白的地方来的。

你看,这说了许多,明白不明白的,有些人还是听不明白。学佛不容易,参禅不明白啊。你看六七个七打下来,许多人还不晓得什么叫做念佛是谁,这个路头还没有摸到,可怕吧?也不要着急,只要你心在道上,精进不懈怠,总会慢慢做上功夫的。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都要得到一心。念佛讲究念到一心不乱,参念佛是谁,要参到成片成团,那也是一心不乱的另一个说法,都要达到一心不乱。

一心,一心是什么心呢?一心就是清净心。参念佛是谁也要参到一心,参到一心不乱,时间长了,时节因缘到了,他就能开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睡觉时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静自在,有的人打呼噜睡觉。北方人有一句...

何谓「禅门破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

开示一 一、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

【佛教词典】五人说经

(名数)说佛教之经典者有五种人:一、佛说,如常。二...

【佛教词典】精明

(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对待恶念该如何是好

问: 人都会有念头,当心中生起不好的念头,虽然不至...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