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净界法师  2016/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欸,不是。该工作还工作,你乱不了。

问:我除了安住,我还想工作。

净界法师答:好,请坐。当然小乘的空观,对现实生活是比较排斥的。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小乘的空观是比较厌世、出离的。所以你这个药,吃得刚好就好,因为你如果小乘的法用得太猛,你真的什么事都不想干了。

但大乘法没有这个问题。我今天上班,我不为别人上班,我是把上班当历练,历事练心。我们以前上班是为了求表现,是吧?求得到上级的赏识。其实你多大福报就多大福报,说实在的,上级赏不赏识你,跟你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你相不相信?

你内心有这种福报力,你起那个是心作佛,你起那个精进的心,你起善念的心,你启发你自性本具的福报,它自己会让你受用的,你自己会显现出来,你不必去从后面追求的。其实我们以前是多事,多此一举。该是你的,你从内心中求就对了。

我们凡夫不能说什么都不求,那是阿罗汉了,阿罗汉啥都不想求了,消极了。凡夫是乱求,到处乱求,求的结果伤痕累累。大乘佛法也是求,从自性中求。你只要把你的心调好,人生是自我完善,跟别人没有关系,别人欣赏你也好,不欣赏你也罢,这个是过去生结的缘。当然我们不要主动去刺激别人。

但是,该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东西,跟别人没有关系。你不必去向外面求的,你只要向内去。他离一切相,他要修一切法。你生起布施的心,触动你内心本具的布施的功德,让你去受用;你用持戒的心去修持戒的法,去触动你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让你来受用。

你只要做两件事:第一个,安住清净心。第二个,修一切法,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法。在心中你做两件事就够了,其他的外境都不要管,你自然有好因缘。诸位你要知道,你的内心准备好了,外面就准备好了,你相信这个道理吗?你相信,那恭喜你!真的,不要求,多事,自找麻烦。

我再讲一次,你内心的功德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准备好。大乘佛法的空就是这样安立的,一念心性,你只要自我完善,人生自求完善,你只要把你的心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就会准备好。你先相信这个道理,不需要求,但是要修。你有什么好求的呢?该你的,它还跑得掉吗?但是你一求就糟了,一念妄动乌云变色了!生死轮回,把你整个生命的档次都降低了,本来是功德庄严的,变成人天福报了。这就是你想求,求到最后是轮回生死。

佛陀什么都不想求,他万德庄严。那你想想看,“求”这个门是向外攀缘的门,你走上了外门,安住是走内门。这两个门,走外门也有蛋糕,但这个蛋糕里面都是毒药;你走内门的蛋糕是没有毒药的。如果你是注定有一块蛋糕吃,看你是要走外面的门去找蛋糕,还是到里面找蛋糕。你向外面找蛋糕,你就准备面对老病死的折磨了;你向里面找蛋糕,就是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同样是快乐,看你要哪一种快乐。你有什么好求的呢?

所以向外求是不对的,这是错误的选择。 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以前有一个很严重的毛病,就是总想要向外求、攀缘,这个概念错误,错得很严重。我们以前修行很多资粮都浪费掉了,甚至老是想要把那个资粮向外面去攀求,换一些小糖果吃。其实你可以把资粮向内安住,去唤起你内心的糖果,不是更好吗?

这个是比较深,但是这个道理很重要——安住的问题,安住一念心性。所以人生不要求,人生只要修就好。你要永远相信一件事情——当你的内心准备好了,外面自然准备好,不要求。

这个就是有点深,但是这个观念很重要,整个大乘佛教的思想都在这里,称性起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 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佛教词典】爱着迷

(杂语)一切万有,为五蕴和合而假存者,不知此理而执...

【佛教词典】溟波

清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河北武清人,俗姓郭。年七...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人生的财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